天邊泛起魚肚白時,青山村的營地也從沉睡中漸漸蘇醒了。

有人已經開始收拾行李,他們動作嫻熟,生活用品分類歸置,有條不紊地放進包裹裏。

有人在忙著做早飯,簡易的爐灶上,火苗舔舐著鍋底,炊煙嫋嫋升騰,慢慢融入清晨的薄霧。

米粥的香氣、麵餅的麥香,交織在一起,彌漫在整個營地,給這艱難的逃荒之旅添了幾分溫暖的煙火氣。

孩子們也沒閑著,小小的身影穿梭在營地周圍,撿拾著柴火,他們雖年幼,卻也懂得在這困境中為家人分擔一些活計。

村長站在營地中央,目光緩緩掃過每一個忙碌的身影。

人們臉上雖有菜色,卻不見半點頹廢,眼神中透著堅韌與希望的光。

村長對此滿意的輕輕點了點頭,心中滿是欣慰。

要知道,在這未知的逃荒路上,大家還能保持這樣的精氣神,實屬難得。

“鐺,鐺,鐺!”三聲清脆的鑼響,瞬間打破了清晨的寧靜。

眾人正沉浸在各自的忙碌中,突然聽到鑼聲,紛紛停下手中的動作。

大家帶著好奇和疑惑,三三兩兩地朝著聲音的來源圍攏過來。

大家心裏都在琢磨,這銅鑼在村子裏的時候,一年都難得敲上兩回,怎麼這才逃荒沒幾天,反倒頻繁用起來了?

昨天敲是為了發糧和水,那今天一大早敲,又是要做什麼呢?

這樣的疑問在每個人心中盤旋,驅使著他們腳步匆匆。很快,眾人便聚攏到了村長身邊 。

看人都到齊了,村長找了一個木頭墩站了上去,伸手朝下壓了壓,示意大家安靜。

“大家安靜!聽我說!”村長提高了音量,扯著嗓子朝著眾人大聲喊道。

他不得不喊得這麼大聲,實在是這群人交頭接耳,紛紛討論著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所以底下的聲音嘈雜得像菜市場一樣,說啥的都有,場麵混亂得不行。

等人群終於安靜下來聽他說話了,村長清清嗓子,大聲說:“今天我把大家召集到一起是有事宣布。

廢話我也不多說,逃荒這兩天,長安的所作所為大家夥都看在眼裏了。

所以我和族長決定,以後咱們青山村逃荒隊伍就由他帶領,讓他做咱們的領頭人。”

村長這話一落,場麵瞬間安靜下來,一時間竟沒人說話了。

所有人都在消化這個消息,目光在村長和可能成為新領頭人的回長安身上來回流轉,同時也在心裏揣摩讓回長安做他們的領頭人可不可行。

就在這時,人群中走出了兩個人。這兩人不是別人,正是村裏出了名的二賴子。

這個二賴子從小就不學無術,手腳還不幹淨,整日裏東家拿一點、西家摸一把。

小時候,偷拿鄰居家的果子、農具,被抓到了就嬉皮笑臉地認錯,可沒過幾天又故態複萌。

長大以後,他覺得村裏太窮了,已經不能滿足他那欲壑難平的心了,便轉陣到了鎮上“闖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