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斜著要飛翔的名塔(3 / 3)

後來魏格納又吸收了生物學家達爾文的研究成果,證實在遠隔重洋的大西洋兩岸,有許多生物之間存在著親緣關係。他窮搜博覽,多方查證,獲得了多方麵的證據之後,將自己的學說寫成《海陸的起源》,於1915年出版問世。在這本書裏,魏格納闡述了古代大陸原來是聯合在一起,後來由於大陸漂移而分開,分開的大陸之間出現了海洋的觀點。

魏格納這一“石破天驚”的觀點立刻震撼了當時的科學界,可他卻沒能得到預期的支持,很多人因為他是氣象學家而非地質學家,就對他的研究成果橫加懷疑,說他是異想天開的瘋子。盡管如此,魏格納依然堅信自己的研究成果是科學的,為了讓人們接受自己的理論,他戰勝重重困難,數次帶領探險隊深入冰天雪地的格陵蘭島做深入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數人失去了勇氣,隻有他和另外兩個追隨者繼續前進,最終,魏格納在暴風雪襲擊下不幸離世,他的遺體在第二年夏天才被發現。

魏格納去世後,大陸漂移說又沉寂了近半個世紀。直到20世紀60年代大陸板塊構造理論提出之後,大陸漂移說才在新的科學基礎上獲得了新的含義,又為人們所重視。近年來,大陸漂移說已逐步為世界科學界所承認,魏格納的研究成果終於得到了應有的承認。

看完了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學說,我們不禁要問:板塊運動的動力究竟是什麼?這就得往地殼下麵看看了。相對於剛性地殼,地幔的上部存在一個“軟流層”。在海洋下麵,這層“軟流層”

是從大約60千米的深度開始的,而在大陸下麵,則是從120千米的深處開始的。在“軟流層”中,下麵的熱物質從下向上升,然後擴散並冷卻,最後成為比較致密的物質,並逐漸下沉,構成了一個回環往複的環流。在這個環流係統中,地幔上部的地殼表皮被從熱的上升區帶到較冷的下沉區,成為板塊運動的主要動力。

承諾下的發現———白令海峽

傳說中的白令海峽位於亞洲最東點的迭日涅夫角和美洲最西點的威爾士王子角之間。這個海峽連接了楚科奇海(北冰洋的一部分)和白令海(太平洋的一部分)。它的名字來自丹麥探險家白令,他在1728年俄國軍隊任職時候穿過白令海峽,是第一個穿過北極圈和南極圈的人。

維圖斯·約納鬆·白令本是一名水手,有著豐富的航海經曆,後來在俄羅斯海軍服役,因為能力卓著被任命為軍官。當時的俄國統治者彼得大帝打算擴張領土,擬派人到帝國的東部海岸考察情況。海軍部不敢怠慢,馬上推薦白令來執行這個艱巨的任務。

在白令接受這個使命之後,他的家人、朋友都紛紛勸他辭去職務,告訴他遠東地區氣候惡劣、地形艱險,出海探險恐怕是件九死一生的事情。但白令膽識過人,毫不畏懼,經過一番精心的準備後,他就帶領一支隊伍於1725年離開了彼得堡,由於當時北方海路還沒開通,白令不得不修改了探險路線,先走了一段陸路,翻山越嶺,跨越沼澤,耗費兩年時間才到達了7000公裏以外的鄂霍茨克。接下來,白令改乘艦船一路向北挺進。船隊在風雨和迷霧中航行了數周,終於來到了亞洲大陸最東端附近的海麵。然而因為大霧的阻隔,白令沒有發現自己就處在一個狹長的海峽中,也沒有看到近在咫尺的美洲大陸。因此當他返航回到彼得堡時,很多人都對他冷嘲熱諷,說他是“空手而歸”、“無功而返”。

白令並沒有把這些冷遇放在心上,他所關心的是怎樣才能說服統治者讓自己去更遠的北方再做一次考察。1733年,白令終於獲得了新即位的安娜女皇的許可,率領一支數百人的考察隊伍再次出發了。經過7年多的努力,白令對西伯利亞地區做了一番詳細的調查,並寫出了材料翔實的考察報告。1741年7月的一天,白令再次通過了那條海峽。在耀眼的陽光下,他興奮地看到了海峽對岸的北美大陸,看到了海拔5000多米的聖厄來阿斯山。考察隊的其他隊員們也歡呼雀躍,激動不已。他們將探險船停泊在一個小島旁,最終踏上了北美洲的土地。他們詳細地記錄了這裏的地質地貌、植被水情、風土民俗等各種各樣的資料,並做好了返航的準備。

可就在這個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船隊還沒有起航,運送食品的補給船就擱淺了,船上的食物幾乎全部被海水浸泡,無法食用。更糟糕的是,還不到9月,氣候就突然變壞,海麵上狂風大作,浪濤洶湧,根本無法掌握航向。

在這種情況下,考察隊員人心浮動,抱怨連天。疾病也開始悄悄地流行起來,不少人都患上了壞血症。白令一直在努力鼓舞大家振作精神,克服困難繼續航行,但連他自己也沒能避免厄運,在幾個月後,他被壞血症奪去了生命。

白令去世後,考察隊剩下的為數不多的隊員在第二年天氣轉好後才得以返回。他們帶著白令臨終前留下的考察筆記和航海圖抵達了彼得堡,並將白令的事跡傳遍了俄國。人們這才改變了對白令的偏見,將他看成是一位探險英雄。為了紀念他,人們還把他去世時所在的那個小島命名為白令島,又將他發現的海峽取名為白令海峽,而白令海峽以南的一片海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白令海。

白令所發現的這條白令海峽溝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是一條非常重要的航道。這條狹長的海峽長約60千米,最窄處僅35千米,最寬處也不過80千米,最大水深僅52米。而且海峽位於高緯度地區,氣候寒冷、多霧,每年10月就進入了結冰期,直到次年4月冰層才會融化,這些都給航行帶來了一定困難,也是造成白令航海悲劇的原因之一。

白令海峽在地理學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的水道中心線是俄羅斯和美國的國界線,海峽中還有兩個分別屬於俄羅斯和美國的小島。此外,國際日期變更線也從這兩個小島間穿過。因此,兩島雖相距不遠,卻隔著一天的日期,這也為白令海峽增添了不少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