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期的男孩,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軀體的突破性發育。
人的身高、體重、骨骼和肌肉等的發育有兩個高峰期,一個是從出生到兩歲左右,再一個就是10歲到18歲左右,而這正好與性發育期重合。
在青春期的孩子,由於在軟骨和結合組織中,石灰質沉積,使得骨骼變得堅硬。這時男孩的肌肉也迅速發達起來了,到16歲左右,男孩的肌肉就占到了體重的40%,以前溜平的肢體,此時已是凸凹起伏塊壘不平了,胸圍擴大了,肩膀也寬了起來。由於垂體的作用,孩子的身高不斷增長,這種增長往往是躍進式的。一段時間也許並不顯著,可過一段時間卻著了魔一樣“瘋長”.
除了這些外在的變化,人體在青春期還有一些與上述變化相輔相承的變化。人心髒的重量在青春期前、中期顯著增加,以適應身體其他部分的發育,人的活動能力和運動能力得到了增強。青春期後期的男孩的體力、爆發力、持久力都隨著身體的發育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青春期男孩對營養的需求青春期是形態和生理功能發生一係列變化的重要時期,各個器官快速發育對營養的供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1)對熱能的需求。
青少年熱能的供給量超過了從事中等體力勞動的成年人。若熱能長期供給不足,將會影響生長發育和健康。首先出現疲勞、乏力現象,進而出現身體消瘦、發育遲緩或停止、抵抗力下降等一係列營養不良的症狀,因此,必須充分滿足青春期熱能的需要。
人體熱能的來源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能在人體內產生的熱能分別是4.15千卡、9.45千卡、4.35千卡。一個人每天需要消耗的熱量,主要取決於基礎代謝、體力活動及食物熱效應三個方麵,但是在青春發育期,還要加上生長發育所需的能量。這部分熱量在中學階段占總熱量的13~15%.
(2)對維生素的需求。
維生素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類有機化合物。維生素雖不是構成身體的原料,也不能提供能量,但卻能促進生長發育、增進健康,增加機體抵抗能力。大多數維生素不能由人體合成或合成量不足,隻能由食物供給。
根據溶解性,可分為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和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1、B2尼克酸、C等)。青春期生長代謝旺盛,因而對維生素的需要量也相對比成人高。缺乏某種維生素,會導致維生素缺乏病(症)。
為了保證維生素的供應,我們應當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動物肝髒、肉製品、雞蛋、奶製品以及新鮮蔬菜、水果等。
(3)對蛋白質的需求。
人體的一切細胞和組織都是由蛋白質組成的,青春期身高、體重的增長,血容量的增多,內部器官的增長,都需要大量的蛋白質。根據我國營養供給標準,青春期每人每天所需的蛋白質,男孩約為80~90克。由於蛋白質分成完全蛋白(含必需氨基酸,人體不能合成,必須從膳食中供給)和不完全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不全)兩種,所以,為了提高蛋白質的供應量,要增加動物蛋白的供應,使動物蛋白占總蛋白的45%以上。因此,在每天膳食中,應盡量多食用魚、蛋和豆製品。
(4)對無機鹽的需求。
無機鹽也稱礦物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包括鈣、鎂、磷、硫、鈉等大量元素以及鐵、銅、鋅、鋁、氟、錳、鉬、鉻、矽、礬、錫等微量元素,總量占體重的4~5%.人體不能合成無機鹽,無機鹽的獲得主要靠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和飲水。
無機鹽對人體具有保持體內酸堿平衡、維持人的水均衡,以及傳導神經衝動、調節股肉收縮、促進機體組織生長等功能。無機鹽還是體內生化反應的催化劑,本身又是體內重要的化合物的組成成分。
青春期新陳代謝旺盛,合成和分解過程明顯比兒童時期加快,這就需要從體外攝取大量的無機鹽等營養物質,以適應這一時期各器官係統的生長發育需要。例如在青春期,運動係統的骨骼與肌肉、心血管係統的血液成分、內分泌係統的甲狀腺以及整個神經係統的發育速度明顯加快,這時對無機鹽的攝取量比兒童期有明顯增加,也比成年人的需求量相對要多。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能夠從每日的膳食中得到滿足,不僅數量上要符合青春期人體需要,而且各種營養素相互之間要保持適合青春期人體需要的合適比例,既不過多,也不致不足。
男孩的羞澀人較之動物,毛發已經很少了,因為這是人類長期進化的結果。動物如哺乳類、禽類都有遍體的毛或羽,這些當然是用來禦寒、禦敵的。人類是用穿衣來抵禦寒冷的,同時人類吃熟食,也使得皮毛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發達的毛發退化,才有了我們人類今天光潔的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