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算機在企業管理現代化中的作用
電力工業是發展國民經濟、建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物質基礎,是先行工業。世界各國都把電能消耗占總能源的比重和電力工業的發展速度作為衡量國家現代化水平的標誌。
企業管理現代化是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麵,迎接新技術革命挑戰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提高企業素質、企業經濟效益和管理水平的迫切要求。根據原水電部文件,把電力企業管理現代化的目標概括起來就是適應電力生產發展和技術進步的要求,改革電力企業管理體製,運用現代化科學理論、方法和手段進行生產經營管理,形成具有我國電業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企業管理體係,使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其中包括安全可靠供電水平達到當前的國際水平。為保證目標的實現,必須做到:管理思想觀念現代化;管理體製製度現代化;生產管理組織現代化;管理方法、手段現代化;企業人員素質現代化等方麵的工作。管理手段現代化主要是借助於電子計算機係統來實現。
電子計算機係統應用於企業管理,將使企業管理水平發生質的變化,它將成為企業管理現代化的物質技術基礎。這是因為電子計算機係統具有一係列適用於現代科學管理的特點:(1)具有很強的運算功能,計算量大、速度快、精度高、可靠性好;(2)具有巨大的存貯(記憶)功能,記憶和存貯龐大的信息;(3)具有較強的邏輯判斷處理功能,能進行邏輯運算、推理判斷和信息加工處理,可代替人腦的部分功能;(4)可與通訊線路相結合,組成計算機聯機網絡,形成更大的計算機係統,互通信息,得到負荷調劑和資源共享。計算機係統的上述特點,使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係統,有可能利用電子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計算機應用於企業管理,把單項數據處理階段和數據的綜合處理階段逐步發展到數據的係統處理階段,建立起以計算機係統為核心的企業管理信息係統。這是運用現代科學理論、方法和手段,係統地實現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目標的綜合性現代化管理係統。
計算機係統在企業管理應用範圍日益擴大,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促進了管理基礎工作的科學化,管理方法的有效化,管理工作的自動化,管理體製的合理化和管理效益的最優化。由於生產管理水平的提高,企業生產安全可靠水平及經濟效益也相應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例如,利用計算機對水電廠實行水輪機效率的實時測量,及時為水輪機發電機組選擇最優工作點(包括開機台數和最優負荷分配等),使其在滿足一定出力的情況下,總耗水量最少,總效率最高,從而取得最好經濟效益。
我們知道,電能生產要耗用大量一次能源,能源消耗費用占電能生產成本的主要部分,電網發供電能源利用率的高低對國家能源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平衡有重大影響,提高設備的自動化水平,實行經濟調度,提高發供電設備的效率等是節約能源的重要方麵。電能生產是產、供、銷瞬間連續完成的過程,隻有實現高度自動化,才能保證電能的質量。而水力發電又具有啟停快,加減負荷快,適合調峰調頻及事故備用等優點,這對保證電網的安全供電,提高電能質量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水電廠要充分發揮優勢,就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自動化水平,諸如集中控製,自動開停機,有功無功成組自動調節,自動巡檢,全廠電氣係統作為一個整體實現統―監控,廠內經濟運行優化,水庫調度優化,乃至幾個梯級電站運行方式的優化調度(包括電力、水利調度)。對於這些複雜多樣的自動化的要求,一般人工操作是無法滿足的,而計算機在水電廠自動化中能發揮重要的作用。例如,富春江水電廠應用計算機對洪水預報和水庫經濟調度所進行的有關計算,在用手工進行時約需一周時間,且無法算出動態規劃的最優解,而從降雨到洪水到達電廠大壩的時間一般是10小時左右,這樣等調度方案算出時洪水早已過去了,但采用計算機後,大約1分鍾的時間即可完成,且精度可達93%左右,因而實現了經濟調度,大大提高了電站的經濟效益。又如,事故錄波器長期存在的一個問題是,由於錄波起動信號的延遲往往使開始半個周波的信號丟失了,不利於事故分析,而應用具有高速采樣的計算機,則可將事故前後的幾個周波記錄下來,給事故分析提供可靠的數據。根據運行經驗表明,計算機數據處理係統比人的信息吞吐量要高幾十倍,應用計算機後,可以達到如下目的:(1)提高信息吞吐量,迅速采集、識別和處理各種信息;(2)提高電能質量和綜合管理水平,提高電站設備的利用率;(3)提高長、中、短期經濟運行水平,充分利用水力資源,從而節約了一次能源。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開辟了水電廠應用計算機的廣闊道路。早期的通用小型計算機,內存量小,輸入輸出為紙帶或卡片式,因而在水電廠的應用既費力而收效又不大,所以得不到推廣應用。但是近10年來,由於計算機的技術進展取得了巨大的突破,10年前認為難以實現的事,現在已成為普遍的現實。現在計算機工業不僅可以為科學與工程提供各種新型的微型、小型機甚至巨型機,而且也可以為工業生產過程控製提供完全成熟的新技術和新產品。水電廠可以利用這些新技術和新產品來實現功能強、效益大的計算機監控係統。
近10年來發展的計算機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1)先進的硬件。近幾年發展的計算機容量大、速度快、功能強以及可靠性高,目前高檔微機已發展到32位字長,直接尋址的內存達到幾十兆字節以上,磁盤存貯器容量以萬兆字節計,處理器的性能大大提高,指令功能顯著增強,可以按需要配置多路串並行接口,還可以有多重總線係統,工作於多主方式,這樣的機器用於過程控製十分理想;(2)豐富的軟件。現代的計算機均配備有強大的操作係統,提供各種標準子程序軟件包和多種編程語言,用戶不僅可以免去了與二進製目標碼打交道的麻煩,而且還可以使用計算機廠家提供的專用的控製語言,這種語言很接近生產過程管理中所使用的語言,不太懂得計算機原理和各種語言程序設計的人,隻要熟悉生產過程和明確自己的需要,就可以命令計算機完成規定的任務。有些計算機還配有實時多任務操作係統,這種操作係統無需作任何改動,就可以勝任電廠的計算機控製係統的多任務管理;(3)新型的外部設備和標準化的生產過程通道,屏幕顯示器,寬行打印及磁盤的應用,使計算機係統功能更為強大,使用更為方便。在水電廠中,值班人員可以通過屏幕顯示器和寬行打印機,直觀地看到全廠的運行情況,可以方便地把組成命令的字符和數字直接送入計算機,人機對話十分方便。利用計算機廠家生產的各種係列的模擬量轉換模件與計算機配成一個係統後,就可以直接和電廠的各種電氣量和非電氣量的低電平傳感器相聯接,構成一套完整的監控係統硬件,為電廠應用計算機提供了方便;(4)具有可采用和借鑒的計算機網絡。近幾年來,計算機網絡發展十分迅速,多種多樣的係統結構,可供設計水電廠的計算機係統采用,使水電廠計算機監控係統得以從單一的集中控製方式發展為分級分散控製的多種計算機控製係統結構,從而使水電廠計算機係統有更強的功能,更高的可靠性和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