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運用係統工程優化方法,優化發電機定子起吊方案(1 / 2)

一、起吊方案的分析

山東石橫發電廠2×30萬千瓦機組工程,是我國首次引進美國技術的重點工程。發電機是引進美國西屋公司技術,由上海電機廠製造,是全氫冷型發電機。外型尺寸以米為單位,長×寬×高=9.144×3.81×3.932,起吊淨重為256噸。定子運輸重量為290.4噸。

鐵道部確定發電機定子由D35型鉗夾車運輸。但D35型鉗夾車承載能力為280噸,需要進行改造加固。由於改造加固的設計、實施、靜動載實驗周期很長,經過對D35型車改造加固時間的落實和整個工程進度的分析推斷,定子運抵工地現場時的工程概貌是:主廠房吊裝和封閉已經完成;一號汽輪機已經安裝扣上大蓋;輔機、管道已基本完成;二號汽輪發電機基礎已經完成。這些特殊的現場條件,給選擇定子起吊方案帶來了許多困難。致使國內傳統的定子起吊方案,如橋吊大梁下加支撐等方案,已不能采用。

根據設備特點,現場條件和我公司的技術裝備力量水平,經過詳細的計算和技術論證,製定了三種定子起吊可行方案。

甲方案具體步驟簡述如下:

(1)橋吊主梁的改造加固:我公司原有一台75/20噸跨距為31.5米的施工用吊車。將其跨距縮短成26.4米,並對主梁進行加固。電廠檢修用75∕20噸橋吊橋吊。大車行走速度與我廠施工橋吊速度相同,其主梁進行適當加固。起吊前,將該兩橋吊大梁聯接成一體並保持兩橋吊中心距為9米,即與汽機房柱距相同,以保證橋吊大車行走時廠房每個跨距隻承受一台橋吊的荷載。

(2)提升機構的設置:將兩橋吊原有小跑車開至列端固定,取下大小鉤。在兩橋吊大梁側各安裝一台10噸卷揚機,與橋吊大鉤卷揚機雙頭牽引提升。在兩橋吊主梁中部各固定兩套定滑輪組,中心距與定子吊攀橫向間距同。設計製造兩條負荷分配梁。動滑輪固定在分配梁端部,起吊定子的千斤繩掛在分配梁上翼。

(3)進行靜、動負荷試驗,對主要承載鋼結構進行電測應力和大梁撓度測量。

(4)發電機定子從擴建端運入汽機房內,停放中心位置為軸線和基礎縱中心線的交點。

(5)正式起吊定子,自0米標高起升定子至17米高。開動大車同步行走,越過汽輪機,行程128米至發電機基礎上方落下就位。

乙方案具體步驟如下:

(1)自行設計製造一套鋼結構井架,井架由兩節組合,高14米、長10.6米、寬5米。井架內有一承重活動底盤,靠設在支柱內的4台液壓千斤頂頂升。每次頂升一定高度後,用銷軸固定,上移千斤頂,再取出銷軸繼續頂升。

(2)井架安裝在汽機房外側對應發電機橫中心線位置。在井架與基礎之間搭設鋼平台。平台上方的封閉結構臨時拆除,以便定子運入。

(3)定子由外運入井架內底盤上,用液壓千斤頂升至平台標高時,下墊滾軸水平拖動定子至基礎上。

(4)定子在基礎的鋼平台上,旋轉90度。調整定子縱橫中心線與基礎中心線相符。

(5)拆除外井架,將其中一節井架裝於基礎上。將定子頂升一定高度,取出底盤及下麵的平台,落下定子就位。

丙方案具體步驟敘述如下:

(1)自行設計製造一台高低腿龍門吊。門吊長32米、高腿高20.6米、低腿高8.4米。起升機構和小車行走均采用卷揚機、滑輪組。卷揚機安裝在地麵。

(2)門吊的高腿立在外,低腿立在基礎上。門吊縱向中線與發電機橫中心線重合。對應的封閉結構臨時拆除。

(3)進行靜動負荷試驗,電測門吊大梁應力測量撓度,檢查試驗起升和行走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