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努力工作不忘開懷大笑(2 / 3)

在聯想活動方興末艾之際,得趕緊打鐵趁熱地將所有好笑的想法記下來,作為培養幽默感的養分。

同時,盡可能放鬆自己,讓好笑的想法源源不斷地湧出來,不要認為這是在“虛擲光陰”,或是被其他幹擾阻斷了你的聯想力。記住,你有權利享受生命的喜悅,而且這種想法能使你的心靈更加敏銳,更具生命力。

幽默不論老幼成熟世故的你,看見任何事都忍不住發笑;而當你不再發笑時,你將很快老去。

——麥克·皮恰德有句俗話說:“你不能教老狗玩新把戲!”其實不然,老狗照樣能學新把戲。

曾經有一家小旅館的招牌上寫了這樣一句話:“當你不再學新把戲時,你自然會變成一條老狗。”年齡並不能阻礙學習,就像年紀大的人,照樣能學開車一樣。年紀大的人學開車是因為,他們認為人生的道路還很長;同樣地,隻要你有心培養幽默感,不管你處於任何年齡,都不嫌一遲,因為如果沒有幽默相伴,你的人生道路將會更漫長。

由此可知,年紀大小並不能作為你拒絕學習幽默的借口,如果你想讓自己的餘生能夠在愉悅中度過,不管你現在的年紀多大,請開始學習幽默的技巧,讓人生有更多的新花樣可以期待。

拋除顧慮發掘幽默盡情享樂,不要自尋煩惱!

——尚·衛斯考特幽默是項難能可貴的賞賜——千萬要把握!

——喬爾·古德曼完美無瑕的人隻有在虛幻小說或電影裏才看得到,然而在真實世界裏,你沒有辦法透過彩排或剪輯,來表現自己,如果你想在一個場合中運用你的幽默感,就必須有心理準備應付任何突如其來的突發狀況。有了這層心理準備之後,你就不要再花太多時間考慮這笑話好不好笑、值不值得講和什麼時候該講。因為顧慮太多,即便是最佳時機,也不可能出現最幽默的笑話。

練習、練習、再練習完美雖然強求不得,但卻可以經由不斷的練習,使之趨近完美。

請在未來一個禮拜裏,每碰到一個人,你就嚐試講個笑話給他聽。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你愈講愈溜,也可以加深自己的印象,以備日後不時之需。

幽默能讓人放鬆。每個人都喜歡和有幽默感的人在一起,因為精神上會感覺很輕鬆,不過,如果你能進一步把幽默運用在別人最關心的問題上,那你肯定會更受歡迎。

感受名人幽默成功的公式有一位畫家經過反複請求,愛因斯坦才勉強同意讓他畫張像。畫完後,愛因斯坦又反複叮嚀說:“有一句話你不要忘記,這張畫請不要登在什麼報上。把畫像登在報上,那是唱戲的人做的事,我是用不著的。”

畫家臨告別時,向科學家請教了一個問題:“人生有成功的公式嗎?”

科學大師思索了一下,說:“有,有!這就是:A=X+Y+Z。”

“這是什麼意思?”

“A代表成功,X代表工作,Y代表休息,Z就是少說廢話!”

要大廢紙簍愛因斯坦被帶到普林斯頓大學他的辦公室那天,有人問他需要什麼用具。

“我看,一張書桌子、一把椅子和一些鉛筆就行了。”

愛因斯坦馬上又補充說:“啊!對了,還要一個大廢紙簍。”

“為什麼要大的?”

“好讓我把所有的錯誤都扔進去。”

耳聾的益處愛迪生是個一生成就極多的人物,但他從小就幾乎是個十足的聾子。隻有最大的響聲和喊聲,他才聽得到。然而他對這個缺陷並不在意。

他認為,耳聾不但不是障礙,也許反而有益。因為耳聾使他提早讀書,還能夠專心,不必和人閑聊,省下許多時間。

有人問:“你為什麼不發明一種助聽器?”

愛迪生回答說:“你過去二十四小時聽到的聲音有多少是非聽不可的?一個人如果必須大聲喊叫,絕對不會說謊。”

忠實的助手法國著名數學家加日帕爾·蒙日從小鑽研科學,十四歲時就發明了一種消防唧筒,使人們頗為驚訝。

有人問他:“你沒有模型,也沒人指導,你用什麼方法造出這樣複雜的機器?”

蒙日回答說:“我有兩個忠實的助手,一個是我的耐心,另一個就是我的一雙手。”

並不妨礙我一位熟人到俄國著名化學家門捷列夫家串門。他喋喋不休地講個不停,可是門捷列夫卻一聲不響。

“我使你感到厭煩了嗎?”客人終於說累了。

“不,沒有!你說到哪兒了?”門捷列夫說,“請你繼續講吧!你並不妨礙我,我在想自己的事……”

金錢與事業英國著名天文學家詹姆斯·布拉法萊被任命為英國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長時,英國女王看他薪水低,要增加他的薪水。他婉言謝絕,說:“如果這個職位一旦可以帶來大量收入,那麼以後到這個職位來的將不是天文學家了!”

閉上眼演出小提琴家米爾斯坦和指揮家卡拉揚在演奏或指揮時都有閉眼的習慣。他倆第一次合作演出是在瑞士盧塞恩。一個閉著眼睛演奏,一個閉著眼睛指揮,彼此間配合默契,心領神會。後來米爾斯坦回憶那次演出時說:“中間隻有一處險些出錯:整個演出過程中我睜開過一次眼睛,看見卡拉揚正閉著眼在指揮,我趕忙又閉上眼睛,生怕破壞了整個氣氛。”

奇特的演奏鋼琴家福萊謝爾在倫敦參加克裏夫蘭交響樂團巡回演奏時,樂團指揮賽爾請他去討論一首他要彈奏的樂曲。福萊謝爾見樂隊指揮的房間裏沒有鋼琴,很窘。

“沒關係!”賽爾說:“就在這張咖啡桌上彈奏好了。”

局促不安的福萊謝爾開始把手指在想像中的琴鍵上移來移去。

賽爾聚精會神看著,顯然在“傾聽”熟悉的旋律與和聲。過了幾分鍾,他說:“速度很好,但我‘聽’你有許多音符沒有彈到。”

“不錯,大師。”福萊謝爾眨了一下眼睛,笑道:“可是我從來沒有在這張咖啡桌上彈奏過啊!”

繪畫“狂熱症”

道旁聚集了一大群人,都在望著遠處一個地方,七嘴八舌,議論紛紛:“看什麼呢?看什麼呢?”

遠處的一條臭水溝旁,有一個人低著頭坐在那裏,久久不走。過往行人覺得很奇怪。後來有人跑近一看,原來是一個人在那裏作畫。隻見作畫人全神貫注,如醉如癡,臭水溝臭氣刺鼻,他似乎也感覺不到。這個人就是德國大畫家門采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