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孩子:
因為你的那些朋友,你的思想觀念正在發生著某些變化,我想你已經覺察到了。我並不是反對你交朋結友,它可以增加你的生活情趣,擴展你的生活領域,甚或幫你找到知己或幫你實現人生理想的人。但那些拘泥於卑微、瑣碎的人,顯然不值得你與他們交往。
從我年輕的時候開始,我就拒絕同兩種人交往。
第一種是那些故步自封、安於現狀的人。他們對自己缺乏自信,認為創造成就隻是幸運兒的專利,他們沒有這個福氣。這種人隻願守著一個平凡卻很有保障的職位,渾渾噩噩度過餘生。他們也希望自己能繼續發展與成長,但是他們懼怕前進道路上的無數阻力,深信自己不適合做大事,沒有勇氣去接受更高的挑戰。
明智的人絕不會為命運坐下來哀號。但這第一種人除了哀歎命運的不濟,卻從不懂得欣賞自己,看不到自己所具有的份量與價值。他們讓消極占據了自己的內心,失去了使自己全力以赴的感覺,和自我鼓勵的功能。
第二種是做事隻有三分鍾熱度的人。他們也非常想成就一番事業,也曾為自己的工作積極準備,製訂計劃。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工作阻力的慢慢增加,為更上層樓需要艱苦努力的時候,他們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因而放棄努力,變得自暴自棄。
他們會自己安慰自己:“我們比上雖然不足,比下卻富富有餘,又何必去冒險呢?”其實這種人並不是真的滿足於現狀,隻是內心的恐懼感,讓他們害怕失敗,害怕大家否定,害怕發生意外,害怕失去已有的東西。這種人本來極具才幹,卻因不敢重新冒險,隻好平平淡淡地度過一生。
歸結起來,這兩種人身上有著一個共同點,一種極易感染他人的思想毒素,那就是消極。
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品性與成就,同他與什麼人交往密切相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經常跟消極的人來往,他自己也會變得消極;跟小人物交往過密,行為就會變得卑瑣。反之,經常受到大人物的熏陶,自己的思想水準也會提高;經常接觸那些雄心萬丈的成功人士,自己也會擁有邁向成功所需要的野心與勇氣。
有個聰明人說得不錯:我要挑戰令人厭惡的逆境,因為智者告訴我,那是通往成功最明智的方向。我喜歡同那些永不服輸的人做朋友,隻是這種人少之又少。
這種人從不讓悲觀的情緒來左右自己,也絕不屈從任何阻力,因為他們不願做渾渾噩噩虛度光陰的人,他們活著就是為了成就自己。這種人天生樂觀,因為他們有著誓要達成的心願,所以很容易成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他們懂得真正的享受人生,也真正了解生命的可貴與價值。他們對每一個嶄新的日子充滿期待,對跟別人之間的新接觸充滿期待,因此能熱烈地接受那些可以豐富自己人生的曆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