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年看著李千言有些羞惱卻忍不住欣喜的模樣,在心裏歎了口氣。三年前穆王府賞花宴上,賀知年故意去暗香亭雖然確實有些好奇穆尚英,但真正的目的是想讓春杏看一看穆尚英的真實性格。春杏是長公主的人,雖然跟了她,但事關李千言的事,春杏至少會跟長公主彙報一下,後來李千言隨輝盈大長公主離開,賀知年還有些高興,誰知三年之後李千言對穆尚英的感情似乎一點都沒變。
“知年,怎麼了?”李千言注意到賀知年的情緒變化,一麵拉著賀知年上馬車,一麵問道。
賀知年搖搖頭,道:“沒事。隻是你一走就是三年,回來等不了多久就該出嫁了,前些天穆王妃上門,母親想多留姐姐一些日子,穆王妃似乎有些不高興呢。”
李千言聞言沉默了片刻。晉朝女孩子十三四歲開始相看親事,早些的早早定娃娃親的也有,富貴人家疼女兒,也頂多留到十六歲,就該嫁人了。她如今十七歲,雖然是因為求學耽誤到現在,但她可以想象穆王府是不滿意的,就算提出退婚,大約許多人都覺得穆王府沒什麼不對。她平時不喜歡將心緒掛在嘴上,可嘴上不說,她一走三年,也想在母親弟弟身邊多留一段時間。
“那母親答應了沒有?”李千言有些緊張,說不清是希望早日與穆尚英長相廝守,還是想多陪陪母親幼弟。
“母親說請欽天監選日子。”賀知年看李千言的表情,李千言對穆尚英的心是沒有變的,但應該還沒到為他不顧一切的程度,至少目前來說,李千言還沒有想著立刻嫁到穆王府去。賀知年不喜穆尚英這個人,不僅因為原書當中對原主曖昧不明,更因為這個人對女子都很好,賀知年沒有特意關注,也知道京城裏好幾個姑娘都覺得穆尚英的真愛是自己,李千言不過是父母之命不得不娶,這樣的人不管多好,至少在賀知年看來是不適合做夫君的。
李千言微微抿了抿唇,她知道母親並不是很喜歡這門親事,若非她對穆尚英一片真心,這麼多年來這門親事早就退掉了。她也知道,母親不喜這樁親事的緣故,不管穆尚英多好,因為姨母的緣故,因為穆王妃的品行,母親打心裏不願意她嫁過去。母親不是擅長隱藏心事的人,她都明白,心裏也清楚,穆王妃如今對她好是看重她的身份,等嫁過去之後,別說待她如親生女兒,不拿著婆婆的款拿捏她就不錯了。可喜歡了就是喜歡了,明明可以長相廝守,她怎麼可能因為這些外物的緣故放棄?
賀知年拍拍李千言的胳膊,道:“好了,你是皇家血脈,是有封號的縣主,你的婚事怎麼可能隨便?何況欽天監的人最會看臉色,我猜著,婚期至少要到冬天裏去,千言姐姐總不會急著出嫁吧!姐姐若說是,我回去就跟阿雲說去。”
李千言被賀知年這麼一鬧,一時也傷感不起來,道:“我這麼一走,這三年來多虧你照看阿雲。對了,你上回說母親給我們添了個妹妹,是真的嗎?”
“自然是真的!”說起小妹子,賀知年露出笑容來,“慧姐兒才三個月大,長得不知道多可愛,姐姐回去就能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