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悔不當初,鹿台自焚(1 / 1)

紂王  商紂王本以為人多勢眾,周武王哪是自己的對手,滿以為穩操勝券。突然傳報商軍大敗,周軍正向朝歌攻來。商紂王聞訊大驚,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紂王見大勢已去,形勢不可挽回。他登上鹿台,直視遠處。周軍往來廝殺,煙塵蔽日,一直衝至朝歌城下,將城緊緊圍住。紂王已經無力回天,無路可走了。

可他臨死還不肯放棄他的財寶,於是命人將宮裏的珍寶全部搬到鹿台上,自己用菱羅纏身,躺在珍寶中,點火自焚而死,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

周武王帶著伐紂大軍衝進了朝歌,朝歌的老百姓都來到外麵,迎接和慰勞周武王的軍隊。周武王一進城,百姓齊聲歡呼,感謝他把他們從商紂王的暴政下解救了出來。

武王來到鹿台,不禁大吃一驚。鹿台上的亭台樓榭已成一片焦土,沒燒盡的宮梁殿柱還冒著縷縷青煙。武王便下令士兵們尋找紂王的下落。不一會兒,武士們果然發現在灰燼裏有一具屍體。那屍體倒在許多珠寶玉器堆中,相貌還依稀可辨,正是罪大惡極的商紂。武王怒不可遏,對著這個死去的敵手連射三箭,並用劍砍紂王的屍體,然後命令士兵用“黃鉞”將紂王頭顱砍下,掛在大旗杆頂上。稍後,他又看到兩個上吊自殺的紂王之妾,武王又對著這兩具女屍連射三箭,用劍砍擊屍體,然後換了一柄“玄鉞”將她們的頭割下,掛在小白旗上。

天下百姓得知紂王已經死的消息後,都十分高興,紛紛慶祝。

隨後,周武王舉行了隆重的祭祀儀式,莊嚴地宣告伐紂戰爭勝利結束,商朝已經滅亡。他建立了周朝,自稱為天子,定都於鎬,得到各諸侯國的擁戴。周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三個奴隸製國家,在周朝,社會生產力又有了很大發展,是奴隸製社會最興盛的時代。

商朝破落,妲己斷魂

曆史證明妲己的確是一個毒辣婦人,《尚書》裏討伐紂王的一句“聽信婦言”開始,到《國語·晉語》:“妲己有寵,於是乎與膠鬲比而亡殷。”再到《呂氏春秋·先識》:“商王大亂,沉於酒德,妲己為政,賞罰無方。”都還是不太離譜的合理推斷,再到後來,年代愈久,想象力就愈濃厚,寫出來的史料也就愈生動。

妲己進入帝辛的生活領域時,正是商朝國力如月中天的時候,那時新的都城正在風光明媚、氣候宜人的朝歌(今河南淇縣)建造起來,四方的才智之士與工匠也紛紛向朝歌集中,形成了空前的熱鬧與繁榮。離宮別館次第興築;狗馬奇物充盈宮寶;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絲竹管弦漫天樂音,奇獸俊鳥遍植園中,從此戎馬一生的商紂王帝辛,終於在妲己這個小女人的導引下,寄情於聲色之中。

但是也有人為妲己鳴不平的,周文王和周武王立誓要滅掉商朝,是基於政治發展與私人仇恨所產生的態度,醜化妲己隻是一種政治手段。商朝的滅亡是因為大力經營東南,重心已經轉往長江下遊地區,使得中原一帶空虛,周人才得以乘機蹈隙,硬是把商朝的亡國,推到一個女人身上,就常識的觀點看,也是很難使人苟同的。頂多隻是蘇妲己入宮以後,由於爭寵而與其他的妃嬪引起紛爭,那些失寵的妃子各有氏族背景,因而加深了紂王與諸侯小國之間的衝突而已;如果硬要說蘇妲己是亡國的禍水,未免太高估了她啊!妲己之所以留下如此惡名,是因為周人懷恨紂王而宣傳的。理由是:據現有的甲骨文獻中,未有記載妲己惡行的篇章,隻有紂王惡行的記錄。所以妲己隻是紂王晚年的伴侶,並無任何惡行。

但是在世人的心中妲己仍然是罪不可贖的千古禍害,傳說武王令劊子手斬妲己的時候,因為妲己容顏過於嬌媚,以致劊子手都不忍心下手,另換劊子手也是如此。劊子手都不忍心殺妲己,願意替她死。薑太公說:“我聽說妲己是妖怪,不是人。”就命人高懸起照妖鏡,妲己這才顯露出真相,原來是個九尾金毛狐狸。劊子手手起斧落,斬殺了妲己。

第五章 周朝建立與鞏固

周人滅商以後,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的第三個奴隸製王國--西周。武王死後,其子成王誦即位,王叔周公旦掌握著實際權力。當時的形勢為“天下未集”,商人及東方各族並未真心承認周的共主地位。所以,周朝的政權鞏固,內憂外患的治理便成了當時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