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自然科學的一門基礎學科。它是研究物質化學運動的科學。主要包括: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及其相關的現象、規律和原因;物質在自然界的存在、提取、人工合成和應用。
化學起源於人類的生產實踐,從火的利用到燒製陶器、冶煉金屬以及釀酒、造紙、染色等工藝的出現,均屬於實用化學工藝時期。直到17世紀英國化學家波義耳提出了科學的化學元素概念,化學的發展極為迅速。主要表現在對物質結構與化學變化的規律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各種不同類型物質大量地被合成出來,形成了龐大的化工體係。
按照研究物質的化學運動的對象和方法不同,化學通常分為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隨著化學在各方麵的應用,化學與其它學科的結合及新技術、新材料的發展,又陸續形成了許多新的分支和邊緣學科,例如:農業化學、生物化學、海洋化學、環境化學等。
(無機化學)化學的基礎學科。它是研究碳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以外的全部元素和它們的化合物的性質、結構、變化規律及應用的化學學科。
在最近幾十年中無機化學發展很快,派生出稀有元素化學、絡合物化學、同位素化學、金屬間化合物化學等新的分支學科。無機化學的發展對解決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近代技術中所迫切需要的原材料等有重要的作用。
(有機化學)化學的基礎學科。它的研究範圍是碳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來源、製備、結構、性質、用途及其有關理論。有機化合物都含有碳,並以碳氫化合物為母體,所以有機化學又可稱為“碳化合物的化學”或“碳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學”。
在人類已發現的化合物中,有四百多萬種是有機化合物,比無機化合物多三十多倍。隨著有機化學的發展,已派生出天然有機物化學、高分子化學、元素有機化學、藥物化學等分支學科。
(分析化學)化學的基礎學科。它是研究物質的化學組成及其有關理論的學科,根據分析任務,可以分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兩個部門。
定性分析的任務是鑒定物質的成分,即檢出化合物或混合物是由何種元素所組成;定量分析是測定各組成部分間的數量關係。根據分析方法,可分為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兩大類。就試樣用量的不同,分析化學可分為常量、半微量和微量分析。分析化學的發展促進了其它學科和技術科學的發展,並在國民經濟各部門有著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