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最後一次演說——在李公樸先生追悼大會上的演說(2 / 2)

反動派故意挑撥美蘇的矛盾,想利用這矛盾來打內戰。任你們怎樣挑撥,怎麼樣離間,美蘇不一定打呀!現在四外長會議已經圓滿閉幕了。這不是說美蘇間已沒有矛盾,但是可以讓步,可以妥協,事情是曲折的,不是直線的。

李先生的血,不會白流的!李先生賠上了這條性命,我們要換來一個代價。“一二·一”四烈土倒下了,年輕的戰士們的血,換來了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現在李先生倒下了,他的血要換取政協的重開!我們有這個信心!

“一二·一”是昆明的光榮,是雲南人民的光榮,雲南有光榮的曆史,遠的如護國,這不用說了。近的如“一二·一”,都是屬於雲南人民的,我們要發揚雲南光榮的曆史!

反動派挑撥離間,卑鄙無恥,你們看見聯大走了,學生放暑假了,便以為我們沒有力量了嗎?特務們,你們錯了!你們看見今天到會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來了,我們昆明的青年絕不會讓你們這樣蠻橫下去的!

反動派,你看見一個倒下去,可也看得見千百萬個站起的?正義是殺不完的,因為真理永遠存在!

曆史賦予昆明的任務是爭取民主和平,我們昆明的青年必須完成這任務!

我們不怕死,我們有犧牲的精神,我們隨時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後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

“演說辭欣賞”

這篇演說辭的突出特點是情感激昂、慷慨大氣,激憤的情緒和慷慨的氣概貫穿始終。一開始,這種情緒就表現了出來,而且三五句以後就激越起來,進而發展為第二段段首的呼喊、詰問。這種情緒、氣勢一貫而下,直至發展成為末尾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氣概。

不能說這篇演說辭是缺少理性的,其中一些論斷雖然直白,卻是顛撲不破的;而其中關於美蘇矛盾的一段,表現了清醒的認識。不過,這篇演說辭到底不是以理勝、而是以氣勝的,正是“氣勢”才使它在當時贏得聽眾、又傳誦後人的。

聞先生的演說是即興之作,結構上可以說是缺乏邏輯的,信馬由韁,說到哪兒就是哪兒,句子前後重複,語言也顯得平板單調。這些本來是不足,但因為文氣的貫通,卻也使整篇演說辭顯得搖曳多姿、汪洋恣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是一篇著名的演說,浸透著烈士和正義者的鮮血,這次演說因為暗殺的事情而起,而演說結束後不久,演說者聞一多即遭國民黨反動派特務暗殺,在全國引起極大轟動。這篇演說發表在李公樸先生的追悼會上,演說的場合與內容配合非常密切,聞一多所講之事是他所親身經曆,也是聽眾確切知道的,演說者和聽者都感同身受。所以演說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演說開門見山,直接說明事實和提出問題,言辭激烈,慷慨激昂,大義凜然,具有極強的戰鬥性和鼓動性。全篇的詰問和排山倒海的排比句,句句憤怒譴責,氣勢磅礴,其中“正義是殺不完的,因為真理永遠存在”,尤其“前腳跨出大門,後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等已經成為人們廣為傳誦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