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長孫無忌(2 / 3)

在他皇帝生涯的前期,其實主政最多的是他的舅舅長孫無忌;在他皇帝生涯的中期,他那野心勃勃的皇後已經迅速崛起與他並稱“二聖“;在他皇帝生涯的晚期,皇後的力量似乎已經悄悄占據了上風,隻不過隔著一層窗戶紙,誰也沒有去捅破而已。請問,李治先生,你什麼時候自己承包一段,自己說了算呢?或許他會說:“這個,真沒有!“玩笑開過之後,還是來說說李治新時代的初期,這個時代可以稱作長孫無忌的時代,為長孫無忌時代做最好注解的是那一場驚天動地的疑似謀反。這場疑似謀反的引子是一位公主,高陽公主。高陽公主,李世民的愛女之一,她還有另外兩個身份,房玄齡的二兒媳,房遺愛的妻子,深受李世民寵愛的她正是李世民指定下嫁到房家。忙於叩頭謝恩的房玄齡怎會想到,這位皇帝的愛女不但不是家族的祥瑞,反而是房家的定時炸彈。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皇帝的女兒更不好惹。身受恩寵的高陽公主,性格刁蠻,驕橫跋扈,房家上下都忌憚三分,他們知道娶進門的這位不是兒媳,而是女大爺,得罪不得。對於這位女大爺,房家能忍就忍,能退就退。

房玄齡的長子房遺直更是不輕易招惹這位弟媳,對付她的招數就是不斷退讓,直到退無可退。貞觀年間,房遺直以嫡長子身份受拜銀青光祿大夫,這是李世民給房玄齡的恩寵,指定由一個兒子接受這個官職,房遺直因為是嫡長子就得到了這份恩寵。然而得到這份恩寵之後,房遺直卻渾身都不自在,他知道自己那個刁蠻弟媳正在背後惡狠狠地盯著他,不禁脊背有些發涼。算了吧,都是人家的東西,還是讓出去吧,讓給遺愛,她總沒話說了吧!高陽公主沒話說了,而李世民卻不答應了,自古以來恩寵均由嫡長子繼承,朕的女兒也不能壞了這個規矩,不準!在李世民的主持下,高陽公主終究沒能把這份恩寵搶到手,不過她並不罷休,她一直在等待機會。貞觀二十二年,老公公房玄齡去世了,高陽公主又鬧出了幺蛾子:分家。

在古代講究的是祖孫同堂,幾代不分家,要的就是一大家其樂融融的效果,盡管家庭內部也會齷齪不斷,但能不分家就不分家,這個觀念根深蒂固,甚至於在我出生幾年後已經進入了1980年代,我的爺爺還苦口婆心教導我的父輩,打死也不願意分家,由此可見中國人的大家庭觀念多麼根深蒂固。在高陽公主的攛掇下,房遺愛跟老大房遺直提出了分家,分財產,然而房遺直抱定房玄齡的囑托:不分!房遺直的堅決觸怒了原本就不省油的高陽公主,女大爺決定要折騰就折騰到底,馬上指使房遺愛向李世民參了一本,狠狠地告了房遺直的刁狀。清官難斷家務事,李世民念在房玄齡的麵子上還是過問了這件事,一過問不要緊,這些齷齪事居然都是自己那位寶貝女兒折騰出來的,這個高陽,太不省油了。在李世民的安撫下,分家事件暫時告一段落,並不是高陽公主徹底放棄了,而是暫且擱置,留待以後再議。

然而,折騰的人永遠是折騰的,李世民的寶貝女兒高陽公主用自己的事實證明,她就是一台永動機,生命不息,折騰不止!發黃的曆史書證明,這是一個折騰的公主,一個不守婦道的公主,她與後來的太平公主一起營造了“唐朝公主都不太守婦道“的現象,事實上,守婦道的是大多數,不守婦道的隻是高陽公主為代表的一小撮。與高陽公主傳出緋聞的是一個和尚,辯機。堂堂大堂公主,居然與和尚私通,這也太有失身份了吧?其實,也不算失身份,因為辯機不是一般的和尚,他是名和尚,他本人可能不太出名,而他的三個師兄都很有名,他的師傅兼老板也很有名。他的三個師兄分別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他的師傅就是唐僧--玄奘,不同的是,三個師兄都是吳承恩演繹的,而辯機則是貨真價實的。

貞觀十九年,玄奘從天竺回到了長安,隨身帶回了大批原文佛經,辯機就是在這個時候走近了玄奘,玄奘在長安弘福寺首開譯場之時,辯機便以諳解大小乘經論為時輩所推的資格,被選入玄奘譯場,成為九名綴文大德之一。這一年辯機二十六歲。在玄奘的指導下,辯機編撰了流傳至今的一本著作《大唐西域記》,這本著作至今仍是研究唐代無法繞過的著作,記述了玄奘遊曆西域和印度途中所經國家和城邑的見聞,範圍廣泛,材料豐富,除大量關於佛教聖跡和神話傳說的記載外,還有許多關於各地政治、曆史、地理、物產、民族、風尚的資料,此書問世之後,影響極大,至今這本書還在再版發行。辯機不僅有才,而且有貌,據他在《大唐西域記》卷末的《記讚》中敘述,他少懷高蹈之節,容貌俊秀英颯,氣宇不凡,或許這正是他吸引高陽公主的原因。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是如何相識的呢?那是一場浪漫的野外偶遇。那一天,高陽公主與房遺愛外出打獵,巧合的是,他們打獵的地方正好是辯機和尚的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