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風起(1 / 1)

在東陵國鐵騎營上首領鄧鐵飛帶領下的鐵騎營其中的一支分隊在西青國屬地漓州建

立了指揮點,讓其餘四支分隊和暗囂營的九支分隊一起由甘州沿靖遠一帶向北扶國的北部邊疆蒙州挺進並伺機進犯。這兩個兵營可不能小看,他們的士兵驍勇善戰,所向披靡。也正因為這樣,東陵國就有恃無恐,近年來屢屢向鄰國北扶國進犯。同時,在北扶國的孟州隱藏著的東陵國的另外一隻侵略軍隊在軍隊首領常司垣的帶領下,在北扶國內,由臨名縣、紫烏縣向北扶國的南部邊境定州挺進,等待著機會,等機會一到,就與其他軍隊一起攻打定州。

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北扶國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北扶國的護國大軍隊派出了兩個陣營在平縣、陽險關及白楊鎮、華江縣與東陵國的軍隊進行抵抗,計劃將主力放在同縣周邊會和,還計劃在瓦寨堡與敵軍決一死戰。但是,奈何北扶國的實力實在無法與東陵國抗衡:東陵國的軍隊在上個月,從月初就開始一直向南進攻,在快到月尾的時候,用了僅僅二十多天就攻陷了白楊鎮、華江縣、同縣、安寧縣各北扶國屬地和其他一些大小城池。其中,就白楊鎮打了敗仗一事,國主要追查將領的責任,負責鎮守白楊鎮的將軍付殷就被就地正法了。

同縣戰敗被占領後,北扶國的國主命令該國的國家防守大軍隊接著準備迎接陽險關戰役的挑戰,讓他們的主力軍隊撤退至朔山內華城那裏的一個村莊並在那裏進行全方位的防守。該軍隊統帥命令軍隊的副帥帶領六百人在南粵口防守,讓總兵陳江帶領一批人馬撤退到燕雲關一帶,薑總兵帶領的人馬、劉總兵的人馬及付總兵的人馬退守陽險關、古道口在那裏建設一個陣地,周總兵帶領他的所有人馬繞到陽險關外,從關外逐一斬斷敵軍後方的糧草供應及眼線連絡點。

東陵國在蒙州的一個部隊在十月十五日又攻陷了吳都、豐祥鎮,並且繼續朝著安寧鎮的方向進攻,而他們的主力也是勢如破竹,接連著攻陷了雲縣、文陰、左山、右英、平豫、麟城等一些地方,再沿北扶國的內護國城線接著進攻,以便與已經在北扶國境內的常司垣帶領的軍隊裏應外合。十九日就突破古道口,北扶國駐守的軍隊中付總兵付堂雲也在敵軍的包圍下無力抵抗而殉國了。東陵國的軍隊進犯繁山口,這就直接對陽險關後方的守軍構成了威脅,北扶國的第二軍隊各部於是在二十九日夜裏向五林山、司崖縣那一帶撤退,至此,陽險關這場戰役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