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9章 雷公、岐伯的醫術(1 / 1)

雷公和岐伯,是黃帝時代齊名的“禦醫”。黃帝每當身體不適之時,總是請來他倆,岐伯切脈,雷公開藥。他們不僅為人們尊敬的黃帝服務,更有獻身醫學、獻身自然的美好情操。一次,雷公派自己的最得意的一個門徒進深山采藥。這位年輕人深受雷公的熏陶,醫術也相當高明。當他鑽過無數道棘網,攀著野藤條上山下崖,踩著歡跳的溪流進了大山,一種平時最容易采到的草藥今天卻怎麼也找不到。為了尋找這種草藥,他從太陽當頂不知不覺忙到了日壓西山。四山都沉靜了下來,他也筋疲力盡地靠著一棵瘡瘡癍癍的老樹坐下來。怎麼辦呢?天色暗下來了,微風吹來冷濕的森林氣息和遠近各種聲調的鳥鳴,他想到藥沒采到,很懊喪。這時候,背後一棵大樹對他說話了:“年輕人嗬,不要沮喪。你為人們服務,已經盡了你的職責。”“是啊,和我一樣的年輕人,你要想開些啊!”一棵年輕的樹點著頭說。年輕人奇怪地站起,問到:“是誰在跟我講話?”然而除了鳥兒們的歌聲,四周靜悄悄的,他又無望地走著,靜靜地瞅著四周的樹木。這時,一大片禿了頭頂的枯樹的剪影攔住了他,對他說:“年輕人呀,你如果能把我們的病治好,同樣不負醫生的美名。”他還想往前走,可到處都是這些剪影,他也就頭枕一根躺著的古木睡了下來。他睡著了,還笑著,臉上映著微弱的星光。他做了一個夢:他怎麼長了一對翅膀,像一隻花蝴蝶,在森林裏飛飛停停,停停飛飛,從這棵樹到那棵樹,又到另一棵樹,認真地給他們檢查,發現了患病的樹木,就千方百計啄開樹皮,吃掉那些致病的害蟲。“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嘴啄破了,它把頭一掄繼續啄,鮮血竟然把全身都灑得花花點點,可那“梆梆梆”的聲音還在響,越傳越遠……

其實,這個青年人,就是雷公的影子。雷公還經常與岐伯互訪,在一塊兒討論有關經脈和順時修身養性的學問。他倆的關係非常親密,黃帝命岐伯品嚐百草,辨別藥性。他倆相攜出入於大山深穀,逐一品嚐各種草木,細心地辨別藥性、藥理,又逐條地用炭條記錄在橡樹皮“紙”上。他們的學術風氣很好,相互切磋,各抒己見,揚長補短,還與黃帝在一起,對醫學所有重要的問題,進行了一次長時間的探討,終於寫出了祖國醫藥學奠基性的傑作——《本草》和《黃帝內經·素問》,成為中醫學的開山鼻祖。

人們為了緬懷他們的功績,傳說岐伯披著青雲紗,乘著絳雲車,駕了12頭銀鹿,遨遊在東海的蓬萊仙山了(那是仙人居住的地方,生長著各色各樣珍奇的長生不老藥)。

整 理:李延軍

流傳地區:陝西黃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