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鵬展翅永高飛
----記武漢達明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童建明
縱觀曆史長河,每到時代轉折的關鍵時刻,總會有一批敢為天下先的勇士挺立潮頭,他們踏著時代前進的節拍,譜寫著人生樂章中最為輝煌的一頁。——帶領武漢達明科技有限公司一路打拚過來、如今也不過38歲的年輕統帥童建明,正是這樣的一位勇士。
麵對如今擁有數千萬資產,並躋身為國內安防行業佼佼者的“達明科技”,人們很難想象:當初,它隻是一個無聲無息的小公司,“三個半人”起家,沒人沒錢沒資源,是何等的艱難困苦。“達明”能在短短幾年裏迅速崛起,注冊資本實現“五連跳”,成長為湖北武漢以安防、建築智能、消防為主的頗具影響的大公司,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於是,奇跡吸引我們情不自禁地要去探訪創造奇跡的人留下的足跡……
鏗鏘三人 開創天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曆。這些經曆彌漫在人生的歲月中,常常顯得雜亂無章而又平淡無奇。但是,當人們在多年後回首這些已經淡漠的往事時,也許會突然發現,自己在人生旅途上留下的一篇篇故事是那樣動人心弦,令人沒齒難忘。
1973年,童建明出生於武漢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樂觀好強,充滿智慧;母親善良明理,是一位秉承了中華民族優良美德的傳統婦女。父母十分重視子女的教育與成長。在父親思想的熏陶和母親教育的影響下,童建明從小就養成了勤奮好學、樂思好辨的良好習慣。這種習慣深深影響著他一生的工作與生活。
1990年,童建明從新洲汪集職業高中畢業後,進入中國地質大學鑽探隊工作,做起了一個普通的小職員,日子過得平淡簡單。
20世紀90年代初期,正值中國改革風雲際會,各個產業巨頭短兵相接,紛紛布陣謀局,神州大地商戰烽火漸起。
麵對洶湧澎拜的改革浪潮,初出茅廬的童建明再也按捺不住躍躍欲試的心。他不甘心就這樣在鑽探隊做一輩子普通職員,每天守著微薄的工資過著簡簡單單的日子,碌碌無為地了此一生。他決心闖下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做一番事業。
也正是機緣巧合,“北京達明”公司要在武漢開分公司,需要一個能幹的人來管理,童建明的哥哥找到他,問他願不願意出來幹,童建明二話未說,立馬就答應了。他覺得這是個難得的機會,是實現自己夢想的好機會。童建明毫不猶豫地辭去了鑽探隊的工作,擔負起北京達明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總經理的重擔。
分公司成立之初,加上童建明自己,才“三個半人”。為何還有“半人”之說,另外“半人”從何而來?原來分公司緊缺專業技術人才,為了節約人力,總公司特地從“北京達明”抽調一名技術骨幹加強童建明的創業隊伍。就這樣,童建明開始了創業的第一步。
初生的牛犢不怕虎。出道伊始,不懂專業技術,邊幹邊學!不懂市場營銷,邊幹邊學!不懂企業管理,邊幹邊學!童建明憑著自己的聰明好學和敢闖敢幹的才能,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迅速成長為一個合格的“總經理”。
此時的童建明,雖然從商時間不長,但已遠非當初的“愣頭青”,除了仍然保持著天不怕地不怕的衝勁外,更多了幾分經商的“理性”。他想,要麼不幹,要幹就應幹得最好,與其在總公司的束縛下緩慢前行,還不如徹底脫離出來,獨立經營,爭取更大更好的發展。於是,在他深思熟慮之後,“武漢達明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孕育而生了,這對日後“達明”的發展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
然而,剛剛成立的“達明科技”,猶如繈褓中的孩子,注冊資金不過百萬元,在業界既不被人知曉,也缺少榜樣工程,更難的是國家和社會大眾對民營企業缺乏一定的認識,中小企業找銀行融資麵臨著重重困難。公司一方麵要努力拓展,讓市場對自己有足夠的認知,另一方麵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求生存,處處舉步維艱。
一晃幾個月過去了,雖然童建明他們不停地奔波推銷公司產品,但還是沒能接到一筆業務。怎麼辦?正當童建明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位不速之客打破了達明公司的寧靜。這個自稱某房地產開發商的男人,西裝革履,文質彬彬,說話畢恭畢敬,非常誠懇:“我們的開發項目現需要安裝可視對講係統,而且需求量很大。”這個突如其來的好事,著實讓公司掛牌以來還沒有“開鍋”的童建明興奮不已。
經過幾番商榷之後,兩人很快達成了共識並迅速草簽了合同,合同標的竟達70萬元!這對當時的童建明來說簡直是天上掉下一張大“餡餅”。簽完合同之後,童建明好酒好菜地熱情招待來客,席間,那位房地產開發商卻顯得有些局促不安,他借著酒勁吞吞吐吐地向童建明講述昨晚打牌輸錢的經曆,他說“錢都輸光了,回程的車費沒了著落”,問童建明能否給他幾個的士費回家。
“一個堂堂的房地產開發商怎麼會輸得連回家的車費都沒有了!”童建明當即覺得事情蹊蹺,馬上提高了警惕,在巧妙的盤問下,那個“房地產開發商”不一會就露出了馬腳。原來那個所謂的“房地產開發商”簽合同是假,騙取錢財才是真。真是一場歡喜一場空,幸好及時發現,才沒給公司造成損失。
經過此事後,涉世未深的童建明一下子明白了很多,商情險惡,做事得嚴謹細致,馬虎不得,天下沒免費的午餐,一定得做好準備,充分提高自己公司的實際能力才能取得市場的認可。
身先士卒 力挽狂瀾
“達明科技”成立之初定位在以做安防工程為主上,說到工程,最忌諱的便是“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童建明深知,公司要想生存和發展,對工程質量一定要做到高標準嚴要求,他一開始便十分注重向公司員工灌輸“質量是企業生命”的觀念,哪怕當時僅僅隻有幾位員工。
剛開始,“達明科技”隻能接到一些幾萬、十幾萬元的小工程單子,但是,能夠有單子做,那時的童建明他們就感覺很慶幸了。因此不論工程大小,童建明都把工程質量擺在戰略高度來認識,並在公司內部製定了一係列嚴格的、甚至近乎於苛刻的質量管理規定。做到盡善盡美,做到令客戶滿意,是他經商做人的信念,也是“達明科技”得以迅速發展壯大的法寶。
在童建明“質量至上”理念的主導下,“達明”形成了一套貫穿工程全過程的質量保證體係——施工準備階段,認真製定《施工組織設計》和《質量檢查辦法》,處理好進度、效益與質量的關係,落實好各項保證措施,積極聯係、主動接受監理單位對人員組織、料物準備、技術力量、現場施工準備及擬采用的施工方案進行檢查;施工階段,加大現場監督、檢查的力度,實行以單位工程為基礎,以工序控製為手段的標準化、程序化管理,從源頭上控製工程建設質量,及時進行現場勘查和施工資料抽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竣工階段,先進行“預驗收”,自行對工程質量進行全麵檢測,有疑慮之處現場查驗,盡早處理,消滅質量缺陷;缺陷責任期階段,主動進行工程質量回訪,對工程試運行中出現的問題,查找原因,分清責任,限期處理,對各項修補進行監督檢查,向運行管理單位交送一個滿意的優良工程。
1998年,湖北建設銀行大廈弱電工程總包招標。為在激烈的競標中爭取到這個項目,童建明召集公司員工反複開會研究競標方案,經常通宵達旦,他還不惜重金請來一批最好的專家參與考察、分析和反複論證,最終將一套完整的工程設計方案呈送到客戶的麵前。客戶,被這幾乎完美的方案打動了。
已經靠優良的工程質量樹立起良好口碑的達明科技,終於憑借先進的設計和良好的信譽,從幾十家競標公司中脫穎而出,被確定為“建銀大廈”弱電工程總包中標單位。這個項目是“達明”成立以來中標的最大一個項目,也是“達明”展翅高飛的重要轉折點。中標的當天,童建明就默默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個工程做成樣板工程,做成公司的一個“門麵”、一塊金光閃閃的“招牌”。
“建銀大廈”安防工程開始全麵施工——電視監控係統安裝攝像頭292個,防盜報警係統528個,綜合布線係統語音信息點3854個,數據信息點2874個,煙感、溫感探測器4800點……當這些飽含童建明和他團隊心血的工程在一年的穩步施行後最終完工時,“建銀大廈”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了一個目光炯炯的“保衛者”。
體現高科技安全防衛體係的武漢建銀大廈項目由於做得完美無瑕,一次性就通過了公安行業管理部門的驗收。童建明做到了“質量至上”,他把自己的信念付諸了實際,使真正體現達明科技追求的“樣板工程”清晰的呈現在廣大用戶麵前,達明科技因此聲名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