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一種境界,是一種將哲學、自然科學與藝術融為一體的學問。提高境界的方法就是研讀、體悟經典著作,不學習經典,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對中醫經典掌握的不同程度決定了其境界的高低。而這種境界又是通過“道”與“術”來體現的,“道”的理解與領悟,將直接影響到“術”的應用與發揮;而“術”的施用正確與否,又可以反證“法”的得失。縱觀老一輩的國醫大師,又有哪一位不是從經典入手,窮其一生,精研醫理,才能在臨床上揮灑自如,效若桴鼓?如此的成就,正是道與術的完美結合。

追隨老一輩國醫大師成才的足跡,在他們的修醫之路上,研讀經典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漫長曆程。因此,在對本科生、七年製和研究生的教育教學中,我要求他們熟悉經典,誦讀經典,閑暇之時,即要求其背誦。然而,中醫著作,自《內》、《難》以降,可謂是汗牛充棟,學生的日常必修課、學位課和選修課等又十分繁雜,時間緊張,不可能遍讀所有經典著作,如何選擇一些既能體現中醫經典理論特色,又簡明扼要、篇幅精悍,且易於上口、簡便實用的中醫經典之作是十分必要的。這就是我們決定編寫這套叢書的初衷。

此套經典著作係列叢書,是在我給研究生開列的必讀書單基礎上,精選出來的最具代表性、短小精煉、易懂實用的著作。其中的校注部分也是我的研究生們在研讀之餘所作。本套叢書編撰曆經三年之久,終於付梓,甚為欣慰。希望廣大有誌同仁,能夠多多閱讀中醫經典著作,為繼承中醫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薄力。

本套叢書旨在幫助中醫本科生、研究生及臨床醫生,從最基本的中醫古籍經典入手,使有誌於中醫經典的中醫之士有一個學習的門徑。為了更易於流暢地通讀全書,同時又沒有各個注家的束縛,使讀者能夠自行體悟經典之中的奧妙之處,故本叢書不對內容進行闡釋。

需要說明的是,中醫著作何其豐富,其中更有許多中醫名家、大家的鴻篇巨著,不僅對中醫理論多有闡發,且文辭優美。本叢書所載之書真可謂九牛一毛,且限於本叢書的容量及讀者的需要,這些大部頭的著作難以載入,殊為可惜!

經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望同道們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