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官官相鬥(2) (2)(1 / 2)

左馮翊,漢代三輔之一,所謂三輔,即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長安很大,漢朝把它割成三塊,派任地方官分別管理,左馮翊管北長安,又稱北長安市長,其管轄範圍,相當於一個郡,地位卻高於地方郡屬。

在劉病已看來,讓蕭望之去當北長安市長,那是抬舉他,不是要踩他。少府,又稱宮廷後勤部長,崗位似乎很風光,卻很沒前途。說得不好聽點兒,待在那位子上久了,可能就成一片大綠葉,隻能去襯托別人的大紅花。所以,劉病已認為,是驢是馬,要拉出去溜溜才行,你蕭望之長期泡在皇帝身邊,怎麼行呢?

習慣發牢騷的蕭望之,似乎總讀不懂劉病已的心思。事實呢,蕭望之不是不懂,而是怕。他怕什麼?他怕地方麻煩事多,下有刁民,中間有同僚可相比較,皇帝又在上麵盯得緊緊的,壓力大,不好混呀。少府可不一樣,漢朝皇室就這麼一個後勤部長,沒啥可比性,壓力小;工作嘛,每天屁股一坐,指揮一幫跑腿的人,出了天大的事故,也不會有人捅到宮外去,多爽啊。

於是,擔三怕四、畏前恐後的蕭望之,馬上給劉病已遞了條子,準備請長期病假。

所謂病假,那是官場套話。說得不好聽,就是消極怠工。蕭望之為啥要怠工?劉病已想了想,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蕭望之想多了。看來,必須給他鼓鼓氣了。於是,劉病已把蕭望之的條子壓下,立馬派人去探望蕭望之。果然不久,蕭望之整裝束發,就上班去了。

蕭望之態度之所以轉變如此之快,是劉病已派人給蕭望之傳了一句重要的話。那話的意思大約是:叫你當北長安市長,不是要看你出錯、找你麻煩,而是讓你掛職鍛煉,搞點政績,以備將來提拔。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再聽不明白,那就請自動打包回家吧。蕭望之一聽此話,猶如枯木逢春,滿腹牢騷,隨風飄逝。他那顆脆弱而敏感的心,仿佛吃了定神丸,氣順神爽,舒服極了。

事實證明,劉病已說話還是算話的。蕭望之幹了三年的北長安市長,丞相魏相死了,騰出地方,禦史大夫丙吉補丞相的缺,劉病已讓蕭望之補丙吉的缺。蕭望之的缺,劉病已留給了另外一個人。

那個人,就是出現在蕭望之前麵的——韓延壽。

忌妒是一種病。

公元前57年,冬季,十二月一日,日食。

對韓延壽來說,這真是個不祥的日子。就在這天,醞釀良久的蕭望之準備打擊韓延壽。事實上,韓延壽與蕭望之遠無深仇,近無大恨,他之所以要被蕭望之修理,不為別的,隻怪韓延壽自己太優秀,被蕭望之忌妒了。

忌妒是一種病,一種可怕的病。韓延壽在左馮翊位上呆了兩年,似乎也不怎麼辛苦,卻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那就是,整個北長安市二十四個縣,官吏民間,無人不服韓延壽。人人以學習韓延壽的德行為榮,以告狀打官司惹麻煩為恥。此情此景,那是蕭望之在左馮翊位時,想都不敢想的。

蕭望之是怎麼當上禦史大夫的?賞識他的劉病已其實頭腦一直很清醒,無論怎樣欣賞誰,都必須拿出點真功夫,搞出真成績來。隻有政績這道關過了,才有可能往上升。除此之外,隻靠別的,那都是白搭。蕭望之很有才學,也有治世之才,但他很不自信。所以他很怕考試,怕地方麻煩事讓他應付不過來。還好,劉病已以左馮翊來考他,順利過關,升到禦史大夫。

蕭望之才當上禦史大夫兩年,屁股還沒坐熱,路還很長。然而,韓延壽那顆政治明星卻在眼前冉冉升起,刺得他兩眼發黑,呼吸艱難,胸悶氣短。要知道,北長安市民對韓延壽的充分愛戴,就是對蕭望之的極度打擊。韓延壽省心少力,卻幹得比自己好,按劉病已那種以政績封官的理念來推斷,韓延壽將來超越自己,爬到頭上去,指日可待也。

所謂願賭服輸,你不踩別人,就要被別人踩。在通往權力的金字塔上,難道我蕭望之要充當人肉樓梯,供韓延壽爬上去不成?如果這樣,這實在太讓人心寒了。既然競爭避免不了,就隻剩兩種選擇,一是使自己變得強大起來,二是使用非常手段,掐死對方,解除威脅。

蕭望之決定選擇後者。因為他發現,他自己掐架使陰之本領,比治理地方之政治手腕,用得更加拿手且凶悍。

首先是,有人告韓延壽的黑狀,說韓延壽在東郡當太守時,花錢如流水,揮霍足有上千萬錢。嗯,這是一塊大石頭,如果立案掀底,就算不把韓延壽整死,也要把他砸個半身不遂。於是,禦史大夫蕭望之馬上向丙吉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