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軍一直增兵,這是一個不好的信號,按說劉阿鬥沒這麼信任諸葛亮啊,是不是得用用反間計?
我軍在蜀軍一定是有間諜的,我把張郃叫來商量使用反間計,張郃點頭道:“大將軍此計甚妙,您放了諸葛亮三次,天下盡人皆知,若以此事大肆宣傳,蜀君主定然知道您目的是為了收服諸葛亮,就算他諸葛老賊再忠誠,也不敢信他了。”
我點頭道:“我們這也不算是陰謀詭計,我真是要收服諸葛亮啊。”
“不過此計雖秒,但用時較長,沒幾個月,是傳不到蜀君主的耳朵裏的,我們在這幾個月裏隻用靜候佳音就好了。”
我歎口氣道:“我可等不了那麼久,還是想別的辦法吧。”
“幾個月不長啊。”
我知道古代的打仗動不動就幾個月,甚至幾年的都有,在古代沒有機動部隊啊,紅軍長征都走了一年呢,但我沒辦法等,說道:“兵貴神速,張將軍不用說了,我們必須速戰速決,你得給本將軍想速勝之法。”
張郃滿頭冒出汗珠道:“大將軍,速勝之法——,屬下暫時沒有對策。”
我拍拍肩膀道:“你不要著急,慢慢想,總有辦法的。”
我手下也算是有一批文臣武將,但涉及到擒拿諸葛亮這種戰略性思維,還得我這個大將軍親自動腦筋。
我不得不又一次沉浸在之前看過的網絡小說中。
金手指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用這個時代沒有的東西,暫時我想不出來有什麼科技在這個時代用上,坦克飛機之類的一時發明不出來,再說我也不會,我也想不到有什麼特殊的戰法,開創我朝的遊擊戰倒是與眾不同,在這裏應該也用不上。
另一種金手指是我熟悉這個時代的曆史,所有大事件的發展順序我都知道,可以在這方麵做文章,不過依照曆史來講,根本就沒有三擒諸葛亮這事,曆史的車輪已經被我引導到另外的軌道上了。
實在想不出好辦法,閑來無聊我就回憶之前看的《白話版三國誌》,忽然我想起一件事,魏延曾建議諸葛亮從子午穀進攻魏國,直搗黃龍進攻長安,結果被諸葛亮恥笑了一番了事。
他魏延能想到從子午穀進攻魏國,我為什麼不能從子午穀進攻蜀國呢。
我忙把張郃叫來商量,告訴了從子午穀進攻的計劃,張郃搖頭道:“子午穀道路難行,即使我軍從子午穀通過,以諸葛老賊的謹慎,子午穀的另一端一定會有防守,那可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啊,大將軍萬萬不可用此計,白白造成我軍傷亡。”
聽張郃這麼說,我歎了口氣,張郃的才能有曆史證明也有我這段時間的親眼所見,他的分析我還是信得過的,看來魏延的那個計劃真的是不靠譜。
我問道:“那我軍有沒在子午穀駐兵?”
“回大將軍,有兩千人防守,亦是易守難攻,除非蜀軍會翻山越嶺,要不絕不會攻過來。”
我點點頭道:“那就好——,哎,等等,你說蜀軍如果能翻山越嶺就能攻過來?”
“大將軍放心,就算給他們十萬大軍,也難以攻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