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楚歌霸王和虞姬 (1)(2 / 2)

項羽實在太可怕了,他是比鬼神還鬼神的動物,他的鐵甲仿佛刀槍不入,一人連破漢軍數道防線,韓信三十萬大軍被他一人衝散了一半之多,一路上無人可擋,直殺向了韓信本人。

完了,完了,這次是真正地完了。韓信,你就等著受死吧。

但是,就在這緊要關頭,漢軍左右兩翼縱兵出擊楚軍,圍救韓信。項羽因為衝得太快,以至於失去了騎兵及步兵的配合,而漢軍趁機迅速將楚軍後麵的步兵及騎兵切一為二,進行無情的屠宰。

漢軍這招有如鉗住了巨蟒之尾,項羽這隻蛇頭不得不回身拚殺救援後方。可是當項羽回軍時,韓信又立即停止撤退,並且傾盡全軍主力反撲。這下輪到項羽麻煩了,他被兩路夾擊,隻好率全軍突圍,退回垓下。

此次激戰,有如夢幻。這是楚漢相爭中,最激烈也是最精彩的一場戰爭。此戰楚軍死亡四萬,兩萬被俘,項羽隻率領剩下的四萬人馬退回營裏。

但是漢軍付出的代價更高,死亡竟然有十幾萬。不過別忘了,諸侯軍財大氣粗,就算死了三十萬,還有四十萬。而你項羽隻剩下四萬,雙方兵力由最初的七比一,擴大到了十比一,形勢於誰有利,一目了然。

楚歌、霸王和虞姬

以上這場戰爭,史學家稱其為垓下之戰,被列為世界著名古代七大戰役之一,素有“東方滑鐵盧”之稱。

遭遇滑鐵盧,是每個英雄一生中最絕望最悲壯的一件事,但項羽之所謂絕望及悲壯,不僅是激烈的衝鋒和絕望的廝殺,在他生命燃盡的最後時刻,還有一段千古動人的愛情為之照亮了一程黑夜!

項羽退守垓下後,諸侯聯軍重重包圍楚軍。在寒風吹徹長空的夜裏,在高崗的山岩之上,漢軍高舉火把,有如群狼窺視,夜空之下綠眼閃爍,仿佛無數熒光屏。這就是傳說中的十麵埋伏。

但是,更讓人要命的不是這如山巒湧動的伏軍,而是楚歌。不知誰起了一個頭,漢軍全都唱起了楚歌。

楚歌,中國古代楚土的楚風歌謠,此類歌謠最大的特色就是句中及句末出現“思”及“兮”字。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就是吸收楚歌之精華成就了《離騷》,留下了千古絕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漢軍此番楚歌演繹,有如萬箭穿空,驚心動魄。悲愴的歌聲響徹雲霄,衝擊著楚軍每一個士兵,乘著歌聲的翅膀,士兵們仿佛回到了楚地,回到了家鄉,回到了那個熟悉的村落,遠遠地,他們看到了白發老母正坐在柴門上癡癡地等待。

這是多麼讓人揪心的一刻啊,商人及遊子的思念都不能與這些戰爭之子的思念相比,因為士兵們的思念,是真正的經受烈火煎熬及考驗的思念。

但是,在悲歌的強烈衝擊之下,留下來的不全都是鋼鐵戰士,逃跑的也不全是窩囊廢。求生的欲望與軍人的尊嚴同樣重要,況且楚漢相爭,猶如兄弟相殘,天下遭殃,誰是誰非,莫概而論。所以,麵對著漫無邊際的楚歌,楚軍軍心大亂,紛紛逃竄。

項羽也被歌聲驚醒,他披甲而聽,心情大跌,難道劉邦已經把楚國的土地全部拿下了嗎,怎麼會有這麼多人唱楚歌?

此時,虞姬正麵容憔悴地守在項羽身旁。虞姬(?—公元前202年),籍貫不詳,一說為浙江紹興人,一說為江蘇省沭陽縣顏集鄉人。不管怎麼樣,虞姬的美是不用懷疑的。她身上集中了中國古代美女的三種美:色,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