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家(2 / 2)

別墅的整個框架都是已經完成了,別墅坐北朝南,北麵靠山,南麵就是農場,前後院子,東麵是湖,湖邊是山,別墅這個位置是一塊很大的平台,前麵有個觀景台剛好可以俯視農場,站這裏看著下麵的農場,右邊有座小山比這個平台剛好稍微矮一些,路就是繞過這座小山進來的。這條路並不是沈誌強修的,而是原來就有的,通向水庫的大壩。別墅就是在這條路邊上又修了一段路到達別墅所在的平台,別墅現在完全是開放式的,隻是別墅與地形而天然的形成了前後院。原來的路從觀景台下麵通過,再進去幾百米就是水庫大壩所在,汛期這裏將是開閘泄洪的地方,平時這裏的水是通過水管引下去,既可以發電,又可以灌溉。別墅所在的這個平台總共十多畝,前後院子的大小差不多,前麵主要是觀景台和停車場和草坪,前後院的設計柳清想慢慢自己布置,所以現在除了後院的一小部分其他基本都還是草坪。選擇這裏建農場這塊地方也是占著比較大的比重。這裏四人都是特別喜歡,所以從第一次的協議一簽訂好,這裏就開始準備修建了。

等過段時間沈開布置好陣法後,農場的靈氣濃度能大大增加,那樣如果在農場住的話,對人會非常有好處。以後如果親戚朋友願意住過來的話,沈誌強就得建一些房子。隻是這裏的地方有限,別墅不可能建的太多,隻能再建上幾棟公寓。

在離沈開家幾百米的另一座小山的一個方向,就是打算以後建公寓的地方。初步的設計稿已經出來了,公寓設計的非常不錯。依山而建,並不同於普通的樓房筆直向上,而是靠山層層後退,前麵空出來的地方就是一個不小的露台,這樣的設計還能夠獲得更多的光照,也會非常美觀。弧形橫向的布局,讓因為一邊靠著山造成的前後不夠通透有了不錯的補救。一邊是蜿蜒而上的階梯,一邊設計的如滑滑梯的傾斜電梯都是透明設計,還可以欣賞到不錯的風景。這些設計的靈感雖然是借鑒了別人的,但是確實非常合適這裏,全家都對這個設計比較滿意,等資金問題得以解決後,就會馬上開始建設。

別墅和公寓的設計是幾位在這方麵非常有才華的設計師做的,是與農場有合作的一位教授推薦的。整個設計的宗旨就是與環境融為一體,所以這一片除了路與停車場略顯突兀,其他部分都讓人感覺特別合適。別墅設計上,多露台也是這座別墅的特點,別墅內部房間布置也設計的別具一格,特別樓頂的設計,沈開非常喜歡,就是一個通透的大廳和露台,樓梯是從露台上來的,大廳中設計了一個書房,即可以作為整個大廳的一部分,又可以用屏風隔開形成一個獨立的小空間。這個頂樓很少有現代化的東西,材料主要以磚木為主,沈開上次離開的時候,別墅還沒建成,所有的東西都隻是在設計圖上見到,當時就感覺非常不錯,隻是還不知道等建成後實際會是如何。別墅三層半,一樓是客廳、廚房、餐廳、幾個娛樂室,茶室,當然也有幾個臥室,沈誌強和張紅秀的主臥在2樓,沈開和柳清的主臥在3樓,2,3樓更是都設計了書房和小客廳。底下更有一個比別墅麵積更大的地下室。別墅唯一沒有的就是泳池,不過如果有需要的話,後院就有足夠的地方可以安置的下,不管是打算露天的,還是建玻璃房做室內泳池都有足夠的空間。

這棟別墅就是沈開一家人在農場的家,現在別墅隻是極簡單的裝修了一下,隻能算能住,畢竟這別墅如果要弄套滿意的裝修可不是少量的錢就夠的,幾百萬的基礎,丟個幾千萬上億進去都不奇怪。別墅的樓層越低麵積越大,每層都有底層的屋頂變成了露台。這些露台除了一些需要留下使用的,其他的以後都會種上植物,這樣整棟別墅就會與環境完美融合。

柳清把車停好,兩人進了家門,到家後,柳清先陪著沈開在別墅裏走了一圈,沈開一邊對照最終的設計圖,一邊看實地,對整個別墅的布局非常滿意。整棟別墅沈開最滿意的還是樓頂,這裏以後要弄個燒烤啊,辦個聚會啊,寫寫字,畫個畫,喝喝茶,都非常好。如果以後有興趣的話甚至可以把這裏改建成臥室,那也是非常不錯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