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一號火箭的研製,舉步維艱。
北京南苑,七機部火箭研究院偌大的總裝廠房裏,一片狼籍,混亂不堪,到處是標語、大字報。玻璃碎了,許多精密儀器、設備趴了窩,上麵蒙上了一層灰。大字報有批“科研十四條”的,說“十四條是修正主義路線”,有批聶榮臻、任新民、梁守盤、屠守鍔、黃緯祿、孫家棟的。還有讚美聶榮臻等人的。一看便知,兩派矛盾尖銳,嚴重對立。兩派一個名叫“915”,一個名叫“916”。
工廠停工,工人跑去鬧革命,任新民一個人孤零零站在廠房中央,望著麵前的一片狼籍,內心十分焦慮。外麵,不斷有高喊口號的聲音,還有高音喇叭刺耳的聲音。
915和916這兩派群眾組織,整天你整我我整你,搞亂了秩序。任新民一直沒搞清,這兩派有什麼區別?他們不是都口口聲聲擁護毛主席嗎?他問別人,人家告訴他,擁護毛主席不假,但915是保守派,916是革命派,915成員多是政工幹部,916成員多是技術幹部。任新民親眼所見,這兩派你爭我奪,鬥爭激烈,可以說不共戴天。軍管會的人,他們都敢打,真是無法無天了。
任新民因為是有影響的大專家,所以是兩派爭奪的重點對象,都想把他拉過去。有人問他,你打算加入哪一派?任新民說,我哪一派都不入,我就想集中精力搞長征一號。它搞不成,衛星就別想上天!我是長征一號的總師,做夢都想讓它早一點成功。
結果,由於他哪一派都不入,“冥頑不化”,兩派都為難他。有人在他家門前刷上大字:“打倒大叛徒任新民!”還有人叫嚷,讓他老實交待在美國的曆史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搞攻關,他這個技術負責人真是太難做了。不是難在技術本身,而是各個單位都有不講理的造反派,造反派還分成兩派或三派,觀點都針鋒相對,水火不容,你讚成他就反對,你反對他又擁護,搞得昏天黑地一團糟,遇到任何技術問題,都吵起來沒個完。
困難關頭,任新民相信,廣大科技人員和工人群眾還是通情達理的,熱愛航天事業的人還是大多數,隻是需要他多跑些路,多費些口舌,多一點耐心,多受些委屈。那陣子,他伴著“造反有理”的歌聲,伴著武鬥的槍聲,坐公交車穿梭於南苑、永定路研究室或者是雲崗發動機試車台之間,常常是利用坐公交車的工夫,打個盹兒。
長征一號火箭的研製,就是在這種艱難情況下推進的。
科學家日子不好過,元帥的日子也不好過。
在國防科委大樓門前的牆上,常常能看到批判、火燒聶榮臻的大字報。八屆十二中全會為“二月逆流”事件定了調子,“二月逆流”成員全都成了反黨分子。至此,聶榮臻成為國防工業、國防科研係統的主要批判對象。
1967年7月15日,軍委常委會上,聶榮臻提議把軍事接管的國防科研機構,組成18個研究院,以便排除幹擾,開展國防科研工作。他的願望是,既要保護好這些單位不受衝擊,同時還不中斷國防科研工作。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9月20日,這個提議經國務院會議討論後,正式形成了《聶榮臻同誌關於國防科研體製調整改組方案的報告》,上報毛澤東、林彪、周恩來、中央常委、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小組。10月25日,毛澤東在這個報告上批示:“榮臻同誌:此件壓了很久,今天看過,很好,照辦。”並決定以中共中央文件的形式發出,要求各單位遵照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