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登陸艦隊的火力支援分隊在接到張新華下達的攻擊命令後,由於時間限製得很緊,故一開始隻能使用登陸艦上的大口徑炮火,來為搶灘部隊在淺水區到灘頭開辟數條供兩棲戰車和衝鋒舟搶灘的道路。這樣對台軍灘頭工事的打擊力度就相對不足了。而隱蔽在水下的水泥拒馬水雷等障礙物由於不容易發現,所以清除得並不徹底(本來是可以派出蛙人進行水下爆破作業清障隊,但由於時間問題而無法派出)。
當麵之敵因為接到了我楊旅已經開始了對淡水鎮方向的攻擊,故而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我軍的炮火準備也就未能給台軍有生力量予以明顯的殺傷。
等到我軍為時二十分鍾的炮火覆蓋後,台灣守軍也沒有了打擊之初的混亂和害怕,炮火剛剛延伸,就在軍官們的催促下從屯兵洞進入了預定陣地。
大概是聽到楊旅那邊目前搶灘作戰很順利的緣故,我攻擊金山一線的陸戰三旅過早地使用了水陸兩棲裝甲部隊。造成了先期戰損過大,而陷入與敵人守軍在灘頭的拉鋸戰。
因為我裝甲部隊幾乎是伴隨著我軍炮火的彈著點前進的,所以當他們衝到了距離台軍預設的第一道防線不足150米灘頭時,原本計劃伴隨其作戰的一個步兵營卻因為台軍阻攔炮火和水下障礙未能清除幹淨的原因而導致其乘坐的衝鋒舟因規避台軍炮火而大部分撞上水下障礙擱淺(少量被炮火直接命中而損毀)。
因此我步兵不得不在距離灘頭水線較遠的地方跳下水,開始涉水途步衝鋒。等到這個營終於趕上我兩棲戰車前進的步伐時,隻剩下不足一個連的兵力了。而此時上岸的兩棲戰車也因為得不到步兵的支援被台軍的各種反坦克火力擊毀了近二分之一。這就為順利占領灘頭陣地帶來了隱患。
麵對台軍從基隆和其他地方支援過來的遠程炮火阻攔,我後繼的登陸部隊,一時無法上岸。而已經上岸的部隊完全被台軍各種明岸較差火力給壓得太不起頭來,他們正經受著台軍各種炮火一遍又一遍的反複洗禮(台軍的各種炮火事先已經劃定了火力打擊範圍,隻要前線呼叫炮火支援,他們就根據標定的射擊諸元給予有力的支援。),傷亡的數字在不斷增加。
陸戰三旅迫不得已,一麵呼叫空中支援,共同壓製台軍的炮火,一麵冒險派出蛙人分隊強行水下破障。
好在我楊旅此時已經站穩了腳跟,我軍也基本結束了對敵人援兵的打擊,把主要火力打擊轉移到這邊來了,總算把台軍的優勢火力給壓了下去。
很快,我蛙人分隊在付出傷亡十幾個人的代價下,終於掃清了各種障礙。我三旅的後繼部隊開始順利登陸了。
原先登陸的24輛2003式兩棲坦克和40輛兩棲戰車,現在僅剩下8輛坦克和6輛步戰。而搶灘的一個步兵營連同步戰上下來的戰士,現在隻有23個渾身是傷的血人。
就是這麼點力量,他們硬是在沒有掩體遮擋的情況下,冒著各種炮火的打擊,頂住了台軍的數次優勢兵力的反衝鋒。而生力軍的加入,更是讓他們鬥誌倍增,高聲呐喊著,從地上躍起,與後續部隊一起,迅速的連克台軍的三道防禦線,順利地來到了防波堤前。
先期躍上防波堤的我剩下的8輛坦克,揚起的炮口還沒有來得及落下,其暴露的底盤就被早已等候的台軍反坦克手用陶2式給洞穿了。8輛坦克內的24名勇士全部被導彈在內部爆炸後產生的金屬射流擊中,而壯烈殉國!(由於2003式水陸兩棲坦克的自動抑爆裝置和彈艙設計的十分合理,因此無一發生彈藥殉爆現象。這個發現被我軍工部門加以研究改進後,被運用我軍新一代的主戰坦克上,在二次台海之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這也算告慰了這24位英烈的在天之靈吧!)
“為英雄的坦克兵報仇!”戰士們內心的悲痛和仇恨在一聲聲吼叫中,達到了頂點!他們不顧身邊亂舞的子彈,紛紛越過了防波堤,用手中不斷噴射著子彈的突擊步槍把還沒有來得及縮回地下掩體的台軍反坦克手們給打成了篩子。
目睹我解放軍戰士的英勇,許多躲在掩體工事內的台軍忘記了射擊,等著雙目愣住了。
隨著我軍在防線後麵的機降行動成功,在兩麵夾擊下,灘頭的台軍終於放棄了無畏的抵抗!除了一些與主陣地的交通坑道被我鑽地彈炸毀而無法逃跑的台軍無奈的選擇了投降以外,其餘沒有受傷的台軍都通過地下通道撤到了後麵預設的防線,並破壞了地下通道,與我軍脫離了正麵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