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即位後,劉瑾得到寵幸。他利用武宗好玩好樂的特點,使武宗荒廢朝政,趁機掌握了軍機大權。劉瑾假傳聖旨,讓自己的私黨劉宇、曹元等入內閣,把持了內閣大權。又令內閣下剌令,使宦官能幹預地方的民政事務。劉瑾獨攬了大權,加緊排除異己。楊一清在修築邊牆的時候就曾遭他陷害,並被加以貪汙邊費的罪名送入了大牢。後來在李東陽等人的營救下才得以獲釋。這件事過後,楊一清決定鏟除劉瑾。他留心觀察,發現宦官張永與劉瑾有矛盾。於是他有意接近張永,這時,安化王朱寘鐇造反,楊一清受命前往平叛,張永擔任監軍。楊一清對張永說朱寘鐇不難平定,隻是內變不可測,令人憂慮。張永問內變是什麼,楊一清在張永手上寫了一個“瑾”字。張永為難地說:“劉瑾勢力大,耳目眾多。”楊一清說:“你也是皇上信賴的人,你可趁向皇上報捷的機會,揭露劉瑾的種種惡性。並說天下人怨恨劉瑾已久,再不鏟除恐怕會生不測。皇上一定會聽從你的話誅殺劉瑾,劉瑾一除,你就會更加受到重用,且留名後世。”張永問:“萬一事情辦不成該怎麼辦?”楊一清說:“你去說一定能行,如果皇上不信,你就跪地請死,並剖心證明你說的不是假話,皇上一定會被你打動。你得到聖旨後就立刻行事,不要拖延。”張永聽完楊一清的剖析,終於決心依計行事,誅殺了劉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