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長期預期成為過度自信狀態時,人們往往看不到美國經濟亮麗表現的背後弱點。企業和民眾對“知識經濟”和“新經濟”前景的信心和樂觀,再加之股票市場特別是納斯達克指數的狂飆,便利了融資,使得資本投資,尤其是在信息業上的投資。迅猛增加,導致美國經濟過熱,引發經濟內部和外部失衡。私有部門淨儲蓄為負值是內部失衡的一種表現。在1999年前的五年裏,持續上升的股價使美國人通過金融資本升值所獲的財富增加了10000億美元。因為“財富效應”,這些收人刺激美國家庭把其現期收人中的更少的部分用於儲蓄,使得個人儲蓄率自19世紀30年代以來首次進人負值區間。最終的結果是美國私有部門創造了達到GDP的6%的赤字(家庭及公司儲蓄額與其投資額之差)新紀錄。而在此之前的40年裏,負的淨儲蓄的持續時間從未超過1年。美元高估和經常項目赤字持續惡化是外部失衡的主要表現。2001年5月的美元價值比1995年7、8月份的最低價要高出40%。在2000年,經常項目赤字從1999年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擴大到了4%,主要是由於商品貿易赤字的加大,因為進口數量遠遠超出了出口數量。美國經常項目赤字靠國際資本流人而平衡。由於加世紀90年代後期美國信息革命提高了投資的相應回報率,吸引了大量資金流人美國。但是,美國的巨額經常項目逆差在長期內是難以持續的。
現在(2001年)看來信息技術產業形成了過剩的生產能力。資本投資支出急劇下降。盡管對許多高技術產品的需求每年要增長一到兩倍,存某些情況下新的供給增加得更快,2000年高技術製造業的生產能力增長了近50%,大大超過r前三年已經相當快的增長率。因此,這些產業暫時出現供給過多及預期回報率下降的情況。我預計,一旦因股市泡沫導致的對投資起約束作用的因素消散之後,革命性的信息技術的新的、更為廣泛的應用將會再次強化對革命性資本的需求,導致新的投資熱浪。由此重建穩定的經濟增長。
四、新興部門的革命
在轉軌階段,新的和舊的經濟製度交織在一起是有衝突的,而且比例也很不相稱。新經濟製度的擴散是不完全的和緩慢的。
一個僅在最近幾十年裏才進人轉軌階段並加速增長的經濟係統。將始終顯示出許多不協調的東西,新舊製度的非均衡甚至變成慢性病疾。但是,有一種很大可能,經濟製度革命是漸進的和悄然的,人們沒能預感到經濟製度革命本身。盡管接觸到了,卻視而不見。有些人會是經濟製度革命的先行者,並且可以說他們成為製度革命的“領頭羊”;但在革命悄然逼近時,連他們都可能沒有辨認出來;而當革命的特征終於明顯了,它同曆史上的製度革命迥然不同,具有獨特的新麵貌,因而最初未被人們察覺,但最後被發現。下麵我以股份製成為企業製度的主流和美國在線和時代華納的合並來說明新興部門的經濟製度革命。
1.股份公司的擴張
股份公司是工業經濟時代革命性的經濟製度創新,現已擴展到經濟生活的全部領域。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有1200萬家營業性廠商存在或開業,從規模最小的年資產不過幾百美元的街角報攤,美國電報電話公司都在其列。共有三種基本的企業組織形式:獨資經營、合夥經營和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大多散企業是獨資或合夥經營的。在美國,大約有1000多萬個這樣的小型獨資或合夥經營組織。150多萬廠商采取了股份公司這種企業組織形式。將近160萬家股份公司賬上滋生的利潤是l000萬小型獨資或合夥經營廠商的兩倍多。總而言之,股份公司承擔了美國大多數製造活動,在工業經濟部門中占主導地位。在現有的。160萬家股份公司中,最大的200家製造業公司的銷售額占了整個製造業銷售額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