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驚喜(1 / 2)

滁州城內的元帥府張燈結彩,一片喜氣洋洋,郭子興因為朱元璋不僅解了六合之圍,揚了他的威名,而且還保住了滁州的安危,元軍已經退得遠遠的,暫時絕無再來攻打的可能。因此,郭子興決定大擺宴席,邀請部下們共同慶祝這一勝利,當然他還有重要的事要宣布。朱元璋因為是最大的功臣,所以除了他之外,他的所有得力部下都得到了邀請,楊逸之也見到了聲名顯赫的郭子興。

郭子興坐在上位,一手端著酒杯,一手摟著一個妖豔的女子,滿臉得意的笑容,正不停的招呼著他的部下,而他的身後還站著兩個更加年輕漂亮的女子,手拿小扇,在幫他輕輕的扇著,即使如此,因為興奮,郭子興的額頭上仍然冒出了滴滴汗珠。郭子興此時年紀已大,花白的胡須顯示了他的老態,他喝了幾口酒,就要不停的咳嗽一陣,但卻強要裝出一副豪氣滿懷的樣子來。楊逸之看了,暗暗歎息,再看看一旁年輕力壯,正當壯年的朱元璋,心裏明白了為何郭子興要處處為難於他了。他腦子中不由得閃現出郭子興的一些資料來:郭子興,濠州定遠人,地主出身,他信奉白蓮教,並加入其組織,發散自己的錢財。元至正十一年(1351),他響應劉福通起義,與農民孫德崖等率眾起義,於次年攻克濠州(今安徽鳳陽東北),稱元帥。是年秋,彭大、趙均田等因徐州失守,率軍與郭子興等會合。起義者又推彭大為首,共抗圍濠州的元軍。郭子興與孫、彭、趙等都不合,曾險遭暗害。後郭子興轉向依結朱元璋,並在其支持下,與彭、趙、孫等分離,移駐滁州,任朱元璋軍主帥,將義女馬氏嫁予朱元璋。至正十五年用朱元璋之計,郭子興取下和州,同年春在和陽(今安徽和縣)病死。明初被追封為滁陽王。 楊逸之暗思,郭子興幸虧早死,不然他和朱元璋必成水火,衝突在所難免,那麼以後的結果就難以預料了。

“元璋,聽說此次把元軍打退,你的一個部下立下了很大的功勞,不知是哪位英雄,今天來了沒有?讓大家見識一下如何?”郭子興的話打斷了楊逸之的沉思。

朱元璋得意的一指楊逸之道:“此番擊退元軍,確實離不開楊兄弟的鼎力相助,他屢施妙計,又獨闖元軍大營,如果沒有如此一位智勇雙全的部下,我想此刻大家是無法輕鬆的坐在這裏飲酒的。”

朱元璋的話引得在座的眾人都連連點頭,目光紛紛望向楊逸之,楊逸之感到渾身坐立不安,連忙起身,說道:“朱總兵的話言重了,其實在下隻是盡了自己的本職而已,要不是總兵臨危不亂,當機立斷,統籌帷幄,我想取勝也不會那麼容易的。”

楊逸之的這番話說得非常得體,眾人頻頻點頭,朱元璋也是頷首微笑。郭子興忽然哈哈大笑

推開身邊的女子,端著酒杯從座位上下來,走到楊逸之跟前,細細打量了他一番,不住稱讚道:“果然是少年英雄啊!元璋你真是有眼力,竟然瞞著我找到了這樣的部下,以後你可就如虎添翼了,嗬嗬,為父恭喜你,來,我們好好喝一杯!”

楊逸之離郭子興隻有一尺的距離,他分明看到了他額頭上的皺紋,心想大名鼎鼎的郭子興不過如此,心裏正想著,一抬眼,忽然發現郭子興的臉上隱隱閃現一絲威嚴的氣概來,心中一凜,頓時醒悟,郭子興再怎麼說也是指揮幾萬大軍的統帥,自己怎能有輕蔑他的念頭呢?於是連忙恭恭敬敬的接過酒杯,一仰脖子,一口喝盡!

“好,好,果然爽快,老夫喜歡。”郭子興連連稱讚,忽然轉頭問朱元璋道,“他現在身居何職?”

朱元璋一愣,不明白郭子興為何突然問起這個問題,忙回答:“楊兄弟現在擔任掌書記之職,和李先生分居左右。”

“哦。”郭子興點點頭,回到了座位上,舉起手中的酒杯,向眾人說道:“今日難得如此高興,請大家暢飲,另外還有一件事情要向大家宣布。”

眾人知道必有大事,連忙放下手中的杯子,一齊望著郭子興。郭子興滿臉通紅,帶著三分醉意說道:“當今天下,元朝無道,群雄四起,有誌之士,都欲在這亂世之中創下一派事業,現在我們已經穩居滁州,所以我想在滁州稱王,豎起反元大旗,我想隻要老夫振臂一呼,天下定會響應,元朝的滅亡就在轉眼之間了。諸位以為如何?”

郭子興說完,緊張的望著大家,他在等著有人出來擁護他的主張,但是令他失望的是,眾人似乎對他的提議感到非常的意外,都麵麵相覷,仿佛不知所措,他有點慍怒了,質問道:“你們究竟是何想法?不管是否讚成,都說一聲啊!元璋你說。”

朱元璋無奈,隻好站起身來說道:“孩兒覺得此時稱王實在不妥,請元帥收回成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