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突變(1 / 2)

郭子興得知朱元璋順利攻下和州後,非常興奮,提升朱元璋為統帥和州兵馬總兵管,其他有功部下都一一受到獎賞,但是唯一例外的卻是楊逸之,竟然一絲的獎賞沒有得到,而且連一句勉勵的話也沒有,據傳言,郭子興仍然對上次的事情耿耿於懷,隻是因為楊逸之立了大功,再加上礙於朱元璋的麵子,畢竟現在的朱元璋已不是當年的朱元璋了,在郭子興的眾多部將中,他是其中最傑出的一位,如果沒有他,恐怕郭子興沒有今天的地位,所以他不得不給他幾分麵子。但是楊逸之要想得到獎勵,那郭子興就實在無法做到了.當楊逸之聽到這樣的話時,隻是微微一笑,他對這樣的獎勵其實根本不在乎,相反他隱隱為郭子興擔憂,就快達到事業的頂峰時,竟然撒手而去,可惜他還猶自不知,自己是否有點幸災樂禍呢?他不知道。

和州初定,百費待興,楊逸之和李善長等人忙於安定百姓,整頓社會秩序,他根本沒時間來考慮個人的榮辱得失。朱元璋自從統兵以來,終於有了一塊可以自己作主的地盤,他情緒激昂的投入到了和州的重建之中。郭子興的部隊成分比較複雜,流民、義軍、民兵、流氓、地主武裝幾乎都有,原本紀律就很差,每次攻陷一個城池,就要大肆劫掠一番,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簡直比元軍還殘暴。這次攻占和州,惡習未改,不僅城池遭殃,城中的百姓更是弄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紅巾軍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怨恨,一時間,和州城中達到了談“朱”色變的地步,這對於楊逸之等人的工作開展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他決定去向朱元璋陳述其中的隱患。

朱元璋似乎也正在為此事著急,他一看到楊逸之,急忙向他吐露了心中的憂愁,並且詢問他有何良策。

“得一城而使人肝腦塗地,何以成大事?”楊逸之突然想到了朱元璋手下一個謀士範常的話,乘機借用過來。

朱元璋果然再次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懇求楊逸之再助他一臂之力,這時的朱元璋神情看上去是那麼的誠懇,完全想象不出以後他做了皇帝會大肆誅殺功臣,楊逸之沒有時間再去想以後發生的事,朱元璋正迫切的等待著他的回答。

楊逸之自然胸有成竹,他當然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朱元璋自然也知道,但他正處在勝利的狂熱中,需要有一個人點撥他,提醒他,而李善長等人因為身份和個人性格的因素,不可能馬上進諫。楊逸之明白,要想獲得老百姓的支持,首先不能損害他們的切身利益,其次是讓他們獲得額外的利益,老百姓目光短小,隻要能夠做到以上兩點,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就足以得到民心了。

楊逸之建議:今後取城池,凡所得婦人女子,隻有無丈夫、未出嫁的可以留下,有丈夫的婦女不許zhan有,這一點也是考慮到許多士兵正值壯年,如果常年接觸不到女人,恐怕也會生出事端;第二,將攻城時擄來的女子、男子都到衙門口集合,讓他們夫妻相人,父子團聚,合家團員。

朱元璋欣然同意,當即下令按照楊逸之所說的去辦,並且將此事交給他全權處理。楊逸之接過指令,不敢怠慢,馬不停蹄的和李善長、徐達等人製定詳細的計劃、章程。和州城的百姓本以為朱元璋軍和其他的軍隊沒什麼兩樣,照樣會將好看的女子奪走,值錢的東西搶走,在這種時代,對於這樣的事,已經司空見慣了,他們除了無謂的抗掙一下,其實根本做不了什麼。但是,朱元璋的這支軍隊卻讓他們感到耳目一新,它的許多做法和別的義軍竟然完全不同,不要說其他,就是楊逸之製定的這兩條方案,就讓他們徹底放棄了對義軍的戒備,並且竭盡所能的支持義軍了,和州城裏的百姓們一時奔走相告,合家歡慶,朱元璋極大的得到了民心的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