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拓展(一)(1 / 2)

楊逸之暫時將洪天旗關了起來,並且命令手下嚴密看守,沒有經過他的同意,任何人都不得探望,因為這其中牽涉到他的一個機密,如有泄露,他將性命不保。

處理完這事後,他立刻下令常遇春出兵攻打鎮江,在他出發前,他利用常遇春的勇猛和在士兵心目中的威望,二人商定了一條苦肉計。其實這是朱元璋用在徐達身上的,卻被他移花接木了。他故意找常遇春的差錯,然後當眾說要處死他,在李善長等人的求情下,勉強答應讓他攻取鎮江,將功折罪,做到不亂殺、不燒、不掠奪。

果然這一計策起到了奇效,士兵們都不願常遇春就此屈死,於是在攻打鎮江的當中,人人奮勇殺敵,前仆後繼,一舉攻克了鎮江,元軍的幾個主將全都戰死。常遇春進了城後,嚴令士兵們不準騷擾百姓,將士聽令,百姓擁護,消息傳到應天,楊逸之大為高興,與此同時,花雲也順利的攻下了寧國,二人幾乎不分先後立下了大功,其實也是元朝的氣數將近了,此戰能夠獲得勝利,一是將士萬眾一心,奮勇殺敵;二是元軍根本不作準備,所以才有此一役的成功。

楊逸之根據當前的形勢,又命令常遇春隨機應變,於是常遇春又出兵攻取了金壇、丹陽等地,解除了張士城來自東麵的威脅。同年六月,徐達出兵攻占了廣德,使應天東南有了屏障,當然,這樣也和張士城的勢力正式接觸了,兩方剛開始都在試探對方的實力,所以僵持在那裏,形勢在這裏發生了變化,與此同時,應天城中波瀾不驚的表麵下也湧動著一股暗流,讓楊逸之真正考驗的時刻來臨了。

鎮江、寧國大捷後,全軍士氣大振,楊逸之趁機設宴犒勞眾將士,常遇春、花雲等將領在外征戰,所以由他們的一些部下代為出席。其他一些人是留守在應天的李善長、徐達等,他們的心情也是複雜不一,既為紅巾軍的大捷而感到高興,也為自己沒有出征立下大功而後悔,楊逸之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

“在常將軍和花將軍的率領下,我軍取得了不小的戰績,我想隻要順著這條道路走下去,將來取得的成就會比今天更大!當然,他們二位能有今天,也離不開諸位的協助,如果沒有你們在背後的默默支持,他們也不會這麼輕易取勝的,我想他們對這一點也是心知肚明的。現在,我借著這杯酒,感謝大家,希望在今後的日子裏,大家更加能夠同心同力,將我們紅巾軍擴展得更為壯大,揚名天下,恢複我們漢人的江山!來,把杯中酒都幹了!”楊逸之說完,豪氣衝天的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李善長等人的情緒也被他渲染了,紛紛舉起手中的酒杯,一口喝幹,然後,李善長作為眾人的代表發言道:“現在形勢對我軍極為有利,士兵們打了勝仗,正是士氣高漲的時候,我們應該趁周圍張士誠、徐壽輝等勢力沒有完全注意到我們的時候,一鼓作氣,攻下應天周圍的城池,鞏固這塊根據地,到那時,我們的勢力壯大了,就有了和天下群雄逐鹿的資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