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劉伯溫(四)(1 / 2)

楊逸之知道說服劉伯溫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但也沒料到他會拒絕得如此幹脆,於是嘿嘿幹笑兩聲道:“劉先生不要拒絕得那麼快嘛,我知道你的過去,你在元朝政府那裏鬱鬱不得誌,空有一身的抱負而無處施展,並且你為他們做事也是不得已,現在他們已經麵臨土崩瓦解的狀態,你如果再對他們抱有幻想,就不是明智之舉了,再說,身為一個漢人,如果不想著恢複自己的江山,而為異族出力,將會遭到千萬人的唾罵啊!劉先生,在這關鍵時刻,你可要好好考慮清楚!”

劉伯溫無法辯駁楊逸之的話,他的麵孔漲得通紅,呆了半晌,他才吐出一句道:“無論如何,你們還是請回吧,我不能答應你們,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你們和元朝的紛爭與我無關,我還是安安靜靜的過我的田園生活吧。”

宋濂大為窘迫,劉基在楊逸之麵前竟然一點麵子都不給他,簡直讓他下不了台,他不由得抬高了聲音道:“伯溫,你怎麼能這樣說呢?楊元帥不辭辛勞,親自來請你,你連一點麵子都不給嗎?你再考慮考慮,你忘了當初和我說過的話嗎?你說要為國出力,為民族出力的!”

劉伯溫抬了一下眼神,冷冷的說道:“我什麼時候說過這樣的話?宋先生,你恐怕是貴人多忘事吧?你們還是離開吧,劉基不是你們需要的人,即使去了對你們也無多大的幫助,還是讓我在這兒安度晚年吧。”劉伯溫說著,又坐回了位置上,捧起書本,自顧自的讀了起來。

宋濂情急之下,急步上前,一把抓住劉伯溫的手臂道:“劉兄,你就看在我的麵子上,出山吧!”

劉基輕輕甩開宋濂的手道:“人各有誌,宋兄,你就不必勉強我了!”

宋濂頓時怔在了那裏,左右為難,看劉基的樣子,似乎是鐵了心的不肯答應了,他看看楊逸之,看他如何應對了。楊逸之忽然哈哈大笑,走上去,說道:“既然劉先生不肯助我,我也不敢勉為其難,不過,臨走之前,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二,不知行否?”

劉伯溫一愣,隨即說道:“元帥客氣了,當然可以,伯溫如果知曉,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請說。”

楊逸之指著劉伯溫手中的書說道:“先生讀的書應該是鬱離子吧?”

劉伯溫大感驚訝道:“正是,咦,你怎麼知道的?”

楊逸之得意的說道:“我如何知道,你就不用追究了。我想向先生請教的是,你所寫鬱離子此書,目的何在呢?或者說是想表明一種什麼樣的思想?”

楊逸之的問題正是劉基的得意所在,他顧不上去猜測楊逸之的用意,興奮的說道:“這隻是我心情鬱悶時所寫,並無深意,聊以自慰而已,元帥多想了。”

楊逸之順手拿過劉伯溫手中的書,翻了開幾頁,眼光落在幾行字上,他輕輕的讀了出來:“虎之力,於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無之,又倍其力焉,則人之食於虎也無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見,而虎之皮人常寢處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敵百,雖猛不必勝。故人之為虎食者,有智與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與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類也,其為人獲而寢處其皮也,何足怪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