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盟軍浴血守衛安齊奧(1 / 3)

此時,安齊奧海灘上的10多萬盟軍,擁擠在狹窄灘頭陣地上。整天在德軍密集的炮火轟擊下,從將軍到士兵,都明顯感受到了危在旦夕的恐慌!

但經過數年戰火考驗的盟軍不再像戰爭初期,一觸即潰,而是寸土不讓,拚死抗擊!

1944年2月的安齊奧正值雨季,連日大雨、遍地泥濘,在雨中,在泥中,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完全是一幅人間地獄的慘象。

2月14日,指揮意大利地區盟軍地麵部隊的第十五集團軍群司令亞曆山大親自到達安齊奧,在視察了前線後,他舉行了記者招待會,向記者保證,安齊奧絕對不會成為第二個敦刻爾克!

然而,盟軍在地中海抽調不出更多的軍艦,也沒有足夠的後備部隊,即便有,也沒有船隻運送,即便有船,狹小的灘頭也容納不下更多的部隊。

因此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意大利南線全力猛攻“古斯塔夫”防線,企圖迫使德軍從安齊奧抽調部隊南下,減輕安齊奧部隊的壓力。

現實竟然如此具有諷刺意味——安齊奧登陸原是要解決無法突破“古斯塔夫”防線的難題,現在正麵戰線的盟軍反倒卻要救援那些原本是要幫助他們的部隊。

2月15日,英軍第八集團軍對“古斯塔夫”防線的核心卡西諾峰發動了強攻,英軍中最驍勇善戰的廓爾喀兵曾一度衝上了山峰製高點的修道院,但隨即被德軍擊退。

英軍三次攻擊,均無功而返。

盟軍認為這個具有悠久曆史的修道院可能被德軍作為炮兵觀察哨,實際上凱瑟林在構築“古斯塔夫”防線時就嚴禁德軍官兵進入修道院,更沒有將其納入防禦體係,甚至還為修道院派出了警戒哨兵,修道院裏一些珍貴文物則被轉交給了梵蒂岡的教皇全權代表。

盟軍並不知道這些,憑著修道院在卡西諾山峰上的重要位置,想當然地出動近300架次B-17重轟炸機,向這座有著近千年曆史的修道院投下了400多噸炸彈,將其夷為平地。

這反而使德軍打消了一切顧慮,在修道院斷壁殘垣下的堅固地下室裏,建起了理想的炮兵觀察所。

現在,希特勒也對安齊奧關心起來。因為,近一年多來,德軍在各個戰場上迭遭敗績,正迫切需要一場勝利來鼓舞民心士氣。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在安齊奧取得勝利,必將對英美即將開始的法國登陸產生重大影響,迫使英美取消或推遲登陸,這樣就可以贏得至為寶貴的時間,先集中力量打敗蘇聯,再騰出手來從容對付英美。

正因為如此,安齊奧在整個戰略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所以希特勒下令不惜一切代價,務必取得勝利。

為了配合軍事行動,德國的宣傳機器也開動起來,通過無線電廣播、陣地前沿廣播和傳單等手段,一麵宣稱安齊奧即將成為第二個敦刻爾克,以渙散盟軍軍心,一麵極盡所能挑撥英、美軍隊之間的矛盾。

根據希特勒的指示,德軍不顧盟軍海空火力的打擊,不斷向安齊奧調集部隊,在安齊奧海灘周圍,德軍已集結了三個步兵師、二個裝甲師、二個摩托化師和一個空降師,總計12.5萬人,超過了盟軍的總兵力。

而且,這些部隊還有四個裝備最先進的“虎式”和“豹式”重型坦克營,擁有的地麵炮兵火力也絲毫不比盟軍遜色。

2月15日6時,德軍全線總攻開始了。

首先是猛烈炮擊,盟軍炮火隨即還擊,雙方的炮戰驚天動地,炮擊還未停止,德軍步兵就在煙霧掩護下發起了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