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紅軍長征第一村(1 / 1)

中複村,位於長汀縣與連城縣交界處的南山鎮東南部,交通便利,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千年古村落;中複村,因全村皆為鍾姓,故原名“鍾屋村”,後改為今名;中複村,因為舉世聞名的紅軍二萬五千裏長征從這裏邁出了第一步,因而成為了彪炳史冊的“紅軍長征第一村”。

1934年9月,國民黨反動派對中央蘇區紅軍發動了殘酷的第五次“圍剿”。為了迅速攻占中央蘇區,蔣介石電令李延年、宋希濂等部共計十餘萬人,向著鬆毛嶺撲來。鬆毛嶺位於鍾屋村境內,是東連上杭、龍岩,西接長汀、瑞金的咽喉要道,是中央蘇區的東大門。

9月23日,慘烈的“鬆毛嶺保衛戰”打響了。紅九軍團、紅二十四師共計五六千人投入了戰鬥,當時保衛戰的戰時指揮部就設在鍾屋村的觀壽公祠。戰鬥打了整整七天七夜,紅軍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一段氣壯山河的悲壯曆史。最後,紅軍因寡不敵眾不得不後撤,鬆毛嶺一線失守。

9月30日,共產國際正式複電同意中央紅軍實施戰略大轉移,紅九軍團在觀壽公祠前的草坪召開誓師大會,告別蘇區人民以後,兵分兩路,正式踏上了萬裏長征的漫漫征途。紅九軍團撤離鍾屋村後,村赤衛隊、少先隊也先後轉移,村裏百姓也向周邊村鎮疏散。等國民黨部隊進入鍾屋村時,這裏早已人去村空,成了無人村了。可是自欺欺人的國民黨卻將鍾屋村改名為“中複村”,意即“中央軍光複”。

紅軍二萬五千裏長征是從四個地方同時出發的:福建的長汀、寧化和江西的瑞金、於都。其中,長汀的中複村是四個地方中出發時間最早、路途最遠的一個,是長征的零公裏處,是名副其實的“紅軍長征第一村”。

戰爭已然遠去,中複村人民倍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建於明朝末年的觀壽公祠,占地麵積約400平方米,門樓古樸莊重,是汀州十大門樓之一,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如今它已做為鬆毛嶺保衛戰指揮部舊址、紅軍長征出發地,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為了紀念在鬆毛嶺保衛戰中壯烈犧牲的紅軍戰士,長汀人民在當年的戰場上立起了一座高聳的紀念碑,共和國上將楊成武親筆題詞。

超坊圍龍屋是建於清朝,占地麵積8000多平方米,有房間137間,是長汀境內最大的圍龍屋。鬆毛嶺保衛戰時,超坊圍龍屋做為戰地醫院,見證了當年的隆隆炮火。

中複村有一座廊橋,叫接龍橋,當年紅軍征兵處就設在橋上。多少英雄兒女就是從這踏上了革命之路。

除了這些,還有紅軍街、紅屋區蘇維埃政府舊址等等,中複村的紅色遺址已經深深紮根於當地人民的心中,成了永不磨滅的記憶。

如今,70多個春秋過去了,中複村正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開拓進取,求實創新,努力建設省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基地。老區人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緬懷革命先烈,紀念那段烽火連天的戰爭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