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戲,地方戲的一種,起源於江西,清朝光緒年間傳入福建,主要流行於光澤、邵武、泰寧、建寧等縣(市),即原邵武府境內。三角戲又稱“三腳戲”,因其最初隻有生、旦、醜三個簡單角色,故而得名。“沒有皇帝沒有官,農民越看越心寬”,三角戲多取材於老百姓的家庭日常生活,主要人物多為農村生活中的兄弟姐妹、父母、夫妻等,沒有其他劇種中經常出現的才子佳人、帝王將相,是名副其實的平民小戲,所以三角戲往往詼諧幽默,妙趣橫生,老百姓喜聞樂見,於是老百姓又稱其為“家庭戲”。
關於三角戲的由來,戲劇界說法不一,民間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古時候江西有一個年輕的樵夫,他每天上山砍柴都要高聲唱著山歌,借以驅乏解悶。樵夫美妙的歌聲把在此修煉的狐仙給吸引住了,於是狐仙化身為一個漂亮的姑娘,每天都來與樵夫對歌。一天,田公元帥(中國古代戲劇的祖師爺)剛好路過此地,於是便與兩個年輕人一起配合,田公元帥扮小醜,樵夫扮小生,狐仙扮小旦,就這樣三人唱起了戲來。後來,田公元帥帶著樵夫和狐仙來到邵武府各地演出,就這樣,三角戲便逐漸流傳了開來。
一直以來,三角戲都隻有生、旦、醜三個角色,後來隨著三角戲的不斷流傳和發展,到民國期間又增加了淨、末、貼等幾個角色,但是相較於京劇、昆劇、越劇等劇種,仍然顯得比較簡單。三角戲的戲服和道具非常簡單,隻是一些常見的衣褲鞋帽,樂器也隻有咚鼓、北古、大鑼、小鑼、木魚、小鈸等,幾隻箱子便能將所有戲服和道具裝下,戲班外出演出非常輕鬆靈活,甚至可以深入一些大劇團不易進入的深山老林去演出。三角戲小戲和折子戲多,在現存三角戲140的多個傳統劇目中,小戲和折子戲占了絕大部分,大戲隻有《鳳凰山》、《白扇記》、《毛蓬記》、《過界嶺》等為數不多的幾出。
角色少、行頭簡單、小戲多,這是三角戲的三大特色,也是三角戲在民間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三角戲的唱腔分專用曲調和通用曲調兩大類,專用曲調指的是隻能用於一本戲其他戲目不能用的曲調,通用曲調指的是能通用於任何劇目的“湖廣調”。三角戲的節奏速度隨著劇情的不斷發展,又有緊板、快板、慢板、哭板等,唱詞回環反複,每段唱詞最後一句經常重複一遍。
三角戲表演時常常載歌載舞,充滿著鄉野情趣。生角整出戲下來都是手不離扇,優雅風趣;旦角出場倒著走,而且手舞綢帶,身材曼妙活躍;醜角走矮樁步,模仿動物,令人捧腹。演員在舞台上始終保持著三角形的站位不斷變換。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三角戲的社會基礎發生了巨大變化,演出平台也不斷萎縮,在傳承上青黃不接,已經瀕臨滅絕。為了更好地傳承三角戲這一寶貴的民間文化資源,2010年,“三角戲”(光澤)被列入福建省南平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