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你的心靈是一座花園(1 / 2)

梁曉聲

誰不希望擁有一座小小花園?哪怕是一尺之地呢!若有,當代人定會以木柵圍起。那木柵,我想也定會以各人的條件和意願,擺弄得盡可能美觀。

都市寸土千金,地價炒得越來越高。也許,今後將更高。擁有一個小小花園的希望,對尋常之輩不啻是一種奢望與夢想。

其實,誰都有一座小小花園,誰都是有苗圃之地的,這便是內心世界。人的智力需要開發,人的內心世界也是需要開發的。人和動物的區別,恐怕還在於人有內心世界。心,不過是人的一個重要髒器,而內心世界則是一種特殊的景觀,它是由外部世界不斷作用於內心而漸漸形成的。

我常“侍弄”心靈的苗圃。身已不健,心尤荒蕪,又豈能活得好呢?職業的緣故,使我慣對自己和他人的心靈深入研究。結論是:心靈,與人的身體健康同樣重要。

我的兒子梁爽,小學五年級。這正是一個人的內心世界開始形成的年齡。我也常教他學會如何“侍弄”那小小心靈的苗圃。“侍弄”這個詞,用在此處是很勉強的,不那麼貼切,意思無非是,人的內心世界如果惰於拂拭,就會浮塵厚積、雜草叢生。這聯係到禪家的一樁“公案”:“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我係俗人,僅能以俗人的觀念和方式教子。故我對兒子首先的教誨是——人的內心世界,大概最容易招惹塵埃、沾染汙垢。心靈的清潔衛生隻能是相對的,好比居處的清潔衛生,隻能是相對的。倘若根本不“拂拭”,甚至反感別人中肯的批評,則是大不可取,猶如諱疾忌醫。

一次兒子放學,進屋就說:“爸爸,今天同學的紅領巾被老師收去了。”

我問為什麼。兒子回答:“犯錯誤了唄!把老師氣壞了。”

那同學是他好朋友,卻有些日子不到家裏來玩了。我依稀記得,似乎老師要在他們兩者之間選拔一名班幹部。

我將他召至跟前,推心置腹地問:“跟爸爸說實話,你是不是因此而高興?”

他便誠實地回答:“有點兒。”

我說:“你學過一個詞,叫‘幸災樂禍’,你能正確解釋這個詞嗎?紅領巾被老師收去了,還算不得什麼災。但是,你心裏已有了這種‘幸災樂禍’的根苗,那麼,你哪一天聽說他生病了,住院了,甚至生命有危險了,說不定你內心裏也會暗暗地高興。”

兒子的目光告訴我,他不相信自己會那樣。我又說:“如果你們老師並不打算在你們兩個之間選拔一名班幹部,你倒未必幸災樂禍。如果你心裏清楚,老師最終選拔的肯定是你,你也未必幸災樂禍。你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和你被選拔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甚至他被選拔的可能性更大些。於是,你才幸災樂禍,這完全是由嫉妒產生的。你看,嫉妒心理多醜惡呀,它竟使人對朋友也心存不良。”

接著,我給他講了兩件事。有一對女孩兒,她們原本是好朋友,又都是從小學芭蕾的。一次,老師要從她們兩人中間選一個主角。其中一個認為肯定是自己,應該是自己;可老師偏偏選了另一個。於是,她就在演出的頭一天晚上,將她好朋友的舞裙,剪成了一片片。還有兩個女孩兒,是一對小雜技演員。一個是“尖子”,也就是被托舉起來的。另一個是“底座兒”,也就是將對方托舉起來的。她們的演出幾乎場場獲得熱烈的掌聲。可不知為什麼,那個“底座兒”內心裏懷上了嫉妒,總是莫名其妙地覺得,掌聲是為“尖子”一個人鼓的。她覺得不公平。日複一日,那種暗暗的嫉妒,就變成了憤恨。終於有一天,她故意失手,製造了一場不幸,使“尖子”在演出時當場摔成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