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
一
要親密,但不要無間。人與人之間必須有一定的距離,相愛的人也不例外。婚姻之所以容易終成悲劇,就因為它在客觀上使得這個必要的距離難以保持。一旦沒有了距離,分寸感便喪失。隨之喪失的是美感、自由感、彼此的寬容和尊重,最後是愛情。
二
愛可以撫慰孤獨,卻不能也不該消除孤獨。如果愛妄圖消除孤獨,就會失去分寸,走向反麵。
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誌,它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這個距離意味著對於對方作為獨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對方獨處的權利。
三
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這話對女子不公平。其實,“近之則不孫”幾乎是人際關係的一個規律,並非隻有女子如此。太近無君子,誰都可能被慣成或逼成不遜無禮的小人。
所以,兩性相交,不論是戀愛、結婚,還是某種親密的朋友,都以保持適當距離為好。
君子遠小人是容易的,要怨就讓他去怨。男人遠女人就難了,孔子心裏明白:“吾未見好徳如好色者也。”既不能近之,又不能遠之,男人的處境何其尷尬。那麼,孔子的話是否反映了男人的尷尬,卻歸罪於女人呢?
“為什麼女人和小人難對付?女人受感情支配,小人受利益支配,都不受遊戲規則。”一個肯反省的女人對我如是說。大度之言,不可埋沒,錄此備考。
四
兩人再相愛,乃至結了婚,他們仍然應該有分居和各自獨處的時間。分居的危險是增加了與別的異性來往和受誘惑的機會,取消獨處的危險是喪失自我,成為庸人。後一種危險當然比前一種危險更可怕。與其平庸地苟合,不如有個性而顛簸,而離異,而獨身。何況有個性是真愛情的前提,有個性才有愛的能力和被愛的價值。好的愛情原是兩個獨特的自我之間的互相驚奇、欣賞和溝通。在兩個有個性的人之間,愛情也許會經曆種種曲折甚至可能終於失敗,可是,在兩個毫無個性的人之間,嚴格意義上的愛情根本就不可能發生。
五
心靈相通,在實際生活中又保持距離,最能使彼此的吸引力耐久。
六
近了,會厭倦。遠了,會陌生。不要走近我,也不要離我遠去……
七
在崇拜者與被崇拜者之間隔著無限的距離,愛便是走完這個距離的衝動。一旦走完,愛也就結束了。比較起來,以相互欣賞為基礎的愛要牢靠得多。在這種情形下,距離本來是有限的,且為雙方所樂於保持,從而形成了一個彈性的場。
愛情悟語
有很多人不遺餘力地緊緊握住感情,想要把它牢牢鎖在自己身邊,不肯給對方空間和自由。可是,感情是需要空間的。如果失去了自由,感情也就無法飛翔。太多的束縛是一條鎖鏈,隻能讓感情變成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