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龍
談婚姻,源自於一位朋友這樣問我:何為婚姻?當時對此還真不知如何回答為好,說少了談不清,說多了又感覺範圍太廣,回答到好的程度很不容易。既然不能回答到好的程度,不回答倒也是一種辦法。雖沒回答,卻讓我對此問題進行了思考,思考所得雖不盡完善,但也可供參考吧!
婚姻是一種製度,它保護了男女間結婚、生養孩子及贍養老人等一係列責任和義務,但它也有兩麵性,這種製度也在保護著強者蹂躪弱者並使之不受法律製裁和社會公共道德的譴責。從古至今,婚姻製度即給人帶來安全感,同時也帶來許許多多的悲劇,得失相依、福禍相繼寓在其中,隻是程度不同而已。
婚姻中男女雙方一般比較注重愛而忽略敬的成分,有愛少敬必致情感遷移而變化;有敬有愛才致情感更新而升華。基於天性獲得愛易,基於社會認定獲得敬卻難,所以,完美的婚姻必是愛敬相融的婚姻。很多家庭中女方強過男方,加上女人天生虛榮心強,導致男人雖不缺愛但缺敬,所以這種家庭也是人生舞台上悲喜劇中的悲劇了。
對婚姻中男女雙方的爭吵可看作是一種調味品和凝結劑,利於內分泌的調節與平衡,民間有所謂“天上下雨地上流,小兩口打架不記仇,白天吃的一鍋飯,晚上睡的一個枕頭”的俗語,所以大可不必大驚小怪。但吵架歸吵架,不可較真而去明辨是非,這時的說短論長、講古論今,甚是多餘,且不說夫妻之間有講不清的理,即使講清了理,往往也講丟了情,夫妻吵架不到拳腳相向、棍棒相加時,旁人大可不必過問。
婚姻中最可怕的一點是把結婚作為一件大事的終結而改變原有的盡心竭力去討對方的歡心,改變原有的不斷求得自我完善的頑強努力。
婚後的生活不能沒有幻想、浪漫和脫俗,缺少了這些必將使婚姻、家庭與愛情變得死氣沉沉、缺乏生氣,但也不能無度無節製地遊離於生活之外,生活就是生活,家庭亦為家庭,實際得很,不與油鹽醬醋茶打交道不行,不處理家庭鄰裏關係不行,沒有錢也不行,夫妻關係是不能建立於花前月下、嫦娥奔月基礎上的。在婚姻中浪漫與現實是要結合的。
婚姻中常常存在種種可悲的狀況,一種是結婚的不一定是最愛的人,深深愛著的不一定結婚;一種是痛苦的婚姻常常導致夫妻雙方由心理至生理的扭曲和變形,同床異夢的僵死的婚姻如枷鎖般使人受難無盡。男女雙方的結合是理性動物和感情動物的結合,所以在婚姻中的明智之舉是求大同存小異,相互理解、相互遷就,而至相互靠攏。
婚姻中最忌“三緘其口”,懶得說話,也忌“毫不忌口”,滔滔不絕。畢竟言多語失,在語失中會誤傷對方。
電影是一種“遺憾的藝術”,婚姻則往往是“愛情的遺憾”。就藝術而言,處理婚姻家庭的藝術是在爭執中求妥協、在紛亂中求係統、在傾斜中求清晰、在動蕩中求穩定。遺憾不是婚姻的致命傷,麵對遺憾而不加改善,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在婚姻中,我們要力求兩人之間的高度和諧,達到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於無言之中感知,於眉目之中傳情。如難以達到也要以理解消融抗衡,以妥協化解矛盾。把婚姻理解為愛情和責任感比較完整,二者猶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缺一不可。
最後還要說一句,僵死的婚姻維係不如碎去,畢竟活在婚姻中的是活生生的人。
婚姻悟語
婚姻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和一個自己所愛的人結婚;第二重境界:和一個自己所愛的人及他(她)的習慣結婚;第三重境界:和一個自己所愛的人及他(她)的習慣、還有他(她)的背景結婚。處在第一重境界的夫妻,婚姻相對穩固;處在第二重境界的夫妻,婚姻比較穩固;處在第三重境界的夫妻,很少見到有離婚的。在這個世界上,那些白頭偕老的人,一生基本上都結三次婚:第一次是在飯店裏,在親朋好友的恭喜和祝福中,與一個自己所愛的人結婚;第二次是在家裏,兩人經過幾年磨合,互與對方的習慣結婚;第三次是在家族裏,與對方的各類親情結婚。第二次和第三次結婚與第一次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沒有隆重的婚禮,也沒有親友前來祝賀,惟一在場的是雙方的默契。真正的婚姻,往往都是發生在最後的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