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之際,終南山的一處小山坡上站立看一位白髯老者,他身著白色道裝,眺望遠方。一抹晨光下,青山綠水間,他顯得那祥飄逸、安祥、超然物外。他就是當代高道——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這是我今年三月去陝西省周至縣的道教勝跡——樓觀台所見到的一幅場景。
第一次接觸,老人家就同我深談了大半天,從先秦諸子談到清末遺老,從軸心時代談到多元文化,暢所欲言,淋漓盡致.我被老人的滿腹經綸所打動,也被他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熟悉所感動。
林語堂嚐言:“道家哲學常與遁世絕俗,幽隱山林,陶性養生之思想不可分離。從這點上,吾們攝取了中國文化上最迷人的特性即田野風的生活、藝術和文學。”任道長就深受這種道家精神的感染,形成了自己性情和文章特有的境界,
對於傳統道德思想的認識,任道長有著獨到的見解。他經常對我講,文化是一切事物發展變化的動機和導向,道德是一切文化的靈魂和主宰道教是繼承和發展道德文化的平台和載體,而道德觀念是道教的中心和支柱故孫中山先生曾言:“有道德始有國家,有道德始成世界。”
在此次出版的著作中,任道長結合自己多年的參悟和體驗,闡釋了天道,剖析了世道,論及了人道,處處體現著他的超脫與睿智書中貫穿著他對整個宇宙自然和人類社會的整體思考。在這裏我無法作全麵的概括,僅能管中窺豹。
任法融釋義經典係列圖書出版了,對道教來說,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喜事。讓我們跟隨看作者去探尋道教經典所帶給我們的信仰旨歸和生命的感悟!
是為序。
中國道教協會秘書長王哲一
2012年讀書日於北京《周易參同契》其書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