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爺爺(1 / 3)

俗話說的好:一夜暴富、倒鬥摸金。然而在當今這個社會中,想要一夜暴富的途徑其實有很多,但是算來算去無非也就是那幾條。想靠著白手起家,經營自己的公司,然後慢慢走上人生巔峰,和李嘉誠一樣的傳奇,那基本都是不可能的癡人說夢,當然其中也不乏有些人成功。

股票、房地產這兩樣兒,被譽為是當今社會上來錢最快,最能一夜暴富的行當。但是風險極大,走錯一步棋,就很有可能可謂全盤皆輸,從而賠的傾家蕩產。但是還有一行兒,這一行是個正常人的話,一般都不會選擇去幹,也算是極其損陰德和陽壽的行當:倒鬥。

“倒鬥”一詞是一句黑話,擺明了說就是盜墓。人們通常稱為“盜墓賊”,湖南一帶的居民則把這種人稱為“土夫子”。土夫子這個詞,原是長沙人對以賣黃泥為生人的稱呼。但是為何現在到了盜墓賊身上,這裏麵還有個故事。

相傳,土夫子們以前是挖黃泥巴,然後把泥巴拉出去賣掉或做成別的東西再出售,是一門手藝活。漸漸的,這些以挖黃泥巴為生的人,就成了對土層很有研究的專家了。以至於哪個地方有沒有暗藏的墓穴,他們隻需稍作分析之後,便可可得出結論。

土夫子在識別古墓的時候,是根據古墓封土和墓葬的回填土的成色、夯層以及含水濕度來判斷的。湖南考古所當時就有一位姓胡的高人,對於土層的了解、研究和分析已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閉著眼睛,隻要抓一把土嗅一下,就可以知道土質如何。相傳當時在常德一處考古工地,,胡老先生指著一低平窪地說“這裏有一處戰國墓!”當時一位北大考古係畢業的高才生不信,便要和胡老先生打賭。結果找來了人,幾鋤頭下去,果不其然的是一座小型的墓葬。最後才得知這位胡老先生,先前就是土夫子出身!所以,“土夫子”這個詞才慢慢的由原意改變為了現在的“盜墓賊”。

要說我是怎麼當上這該死的人人喊打的盜墓賊的,這裏麵還有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十分的長,需要慢慢的講。一切的起因,是發生在我在雲南當兵的那一年。

當時緬甸、老撾、越南等一些臨近雲南的地方,常常有走私犯走私的東西或者毒品流入我國。作為保家衛國的解放軍戰士,自然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人在自己眼皮底下放肆。我們軍區當即決定,勢必要解決這裏的一切走私者,與惡勢力抗爭到底!於是,那段時間就派出一些解放軍戰士,駐守雲南邊境,準備隨時逮捕這些走私者和毒品販子。

而就在這個時候,老家打來電話,告訴我爺爺去世了。當時我吃了一驚,可是任務在身,脫不開身。但隨即想一想,爺爺小時候最疼我了,那真可是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於是任務一結束,我就借著這個借口退伍了。連長來勸過我很多次,但都被我婉拒了,畢竟人出生、離世就這麼一次,況且還是最親近的人。

當天我就收拾好行裝,拿著戰友幫我買好的車票,踏上了回家的火車。自然是硬座,我的條件還沒有富裕到能買得起軟臥或者臥鋪。

我的老家在河北省的任丘縣張莊,任丘是一個很小的縣城。而張莊與其說是在縣城裏麵,倒不如說是就是一個依著土渣路而建的小村莊罷了。那裏的人們大都過著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每到一季的農作物成熟的時候,總有些常常進出省城的人來找他們收購那些蔬菜水果。村民則留下自己吃的和一些準備做別的用途的,剩下的就全部賣了。雖然錢掙得不多,但是生活過的還算富足。

村子裏麵也是一派祥和景象,睡覺從來不鎖門,也不會擔心有什麼強盜之類的破門而入打劫。但是幾乎家家都養狗,一些頻繁的瑣事也無非是誰家的狗把誰家的雞咬死了,誰家的老頭子半夜耕地掉到水溝裏去了感冒了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