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主義戰爭論,是一種以種族主義思想為依據,把戰爭的真正原因和根源歸結為種族差別與矛盾的理論,認為種族差異和矛盾是導致戰爭的本源。
這種理論把人類分為“優等”人種和“劣等”人種,戰爭是“優等”人種和“劣等”人種之間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認為“優等”人種是人類文明的代表,負有統治世界的使命;“劣等”人種愚昧低能,注定要淪為被統治者。
這一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法國學者戈賓諾在《人種不平等論》中指出,淡黃頭發的雅利安人是創造偉大文明的優等人種,隻有排除黑人和黃種人血緣才能保持社會繁榮。法西斯獨裁分子希特勒則把這種理論作為對外侵略、擴張的重要思想武器。他宣稱,隻有雅利安人才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人種,應當成為“地球的主人”,並以此作為大肆屠殺猶太人和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理論依據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西斯德國大肆屠殺猶太人,僅在華沙西南那個臭名昭著的奧斯維辛集中營裏,就殺害了約200萬猶太人。
在整個歐洲,2/3的猶太人約600萬被殺害。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種族主義戰爭論受到世界輿論的譴責,但西方仍有一些種族主義者繼續鼓吹用戰爭手段征服其他民族和國家。種族主義戰爭論是一種反動的戰爭觀,是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發動侵略戰爭和推行強權政治的一種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