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慕容秋山和李芙蓉率兩萬巴軍通過了黑虎山,到達了一個名叫丘縣的小縣城,剛休息了一會,探馬來報:“啟稟皇太女、慕容駙馬:陛下殉難,燕國皇帝親率大隊騎兵追上來了!”
本來,以慕容秋山的想法,是想率兩萬巴軍堅守丘縣,為巴軍後續部隊的集結贏得時間。但兩萬巴軍已成驚弓之鳥,一聽李嘯天戰死,燕國皇帝親率騎兵追上來了,一時皆無戰心。慕容秋山初掌兵權,對這兩萬巴軍並沒有多少的影響力,隻好聽之任之,率兩萬巴軍保護著李芙蓉棄城而逃。
當上官金鱗率一萬精騎殺到丘縣城下時,丘縣已是一座空城。
上官金鱗通令全軍一萬將士:“馬不卸鞍,人不解甲,人與馬喝點水,吃點東西,繼續追擊!”率軍入城後,出榜安撫百姓,任命了地方官。然後上官金鱗率一萬騎兵繼續追擊慕容秋山等人。
再說慕容秋山和李芙蓉率兩萬巴軍逃出丘縣後,逃到了一個叫藍關的城池。但屁股還沒坐熱呢,探馬就來報告:“燕國皇帝上官金鱗又率大隊騎兵追上來了!”一時巴軍將士叫苦不迭:“這個上官金鱗,真是陰魂不散啊!”慕容秋山看到巴軍實在沒有鬥誌,隻好帶了那兩萬巴軍連同藍關的守軍,保護著李芙蓉繼續往後撤。
這樣,像趕鴨子上架一樣,慕容秋山等人在前麵逃,上官金鱗率一萬騎兵在後麵追,巴國的數十座城池也就並入了燕國的版圖。但慕容秋山身邊的隊伍也像滾雪球一樣,越聚越多。
當慕容秋山和李芙蓉逃到巴國的邊城——甲光城時,手上已有了七萬多軍隊。這七萬多人,堪稱是巴國最後的本錢了。
沒過多久,探馬來報:“燕國皇帝上官金鱗又率大隊騎兵追上來了!”有幾員巴將向慕容秋山道:“駙馬,燕軍由皇帝親征,銳氣正盛,其鋒不可爭。我們不妨繼續後退。”慕容秋山臉色冷峻,厲聲道:“退到哪裏去?再退就是蜀國的土地了!我們已是退無可退,隻能背城一戰!有敢再言退者,斬!”
當下慕容秋山點起了五萬人馬,在甲光城外擺下了陣勢,要與燕軍決戰。他通令全軍道:“燕軍遠來疲憊,我們正好迎頭予以痛擊!”
上官金鱗率一萬燕騎越來越近了。
當雙方擺開陣勢時,慕容秋山看到對方隻有一萬人馬,臉上不禁顯出了輕蔑的神情。但是在心裏,慕容秋山卻十分後悔:“倘若早知道上官金鱗隻有這麼一點人馬,我就不應該丟下那麼多的城池,率巴軍一路狂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