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李芙蓉,聽到燕國破城的消息,她反而絕望了——她的絕望,是對皖國複國無望的絕望——巴國滅亡了,蜀國滅亡了,如今這個大陸上僅剩下燕國了,皖國哪裏還有複國的希望?那麼,她獻身於孟達的行動,豈不是白費了?在絕望之中,李芙蓉自殺了,是吞金自盡,她死得很平靜,很安詳,猶如秋葉之靜美。
孟達拜倒在上官金鱗的麵前,道:“罪臣孟達,叩見陛下!”上官金鱗親手攙扶起了孟達,道:“孟達啊,俗話說得好:‘識時務者為俊傑’,你能投降,也很不容易,朕對你隻有佩服,沒有輕視——因為朕在蜀國早就安插了間諜,從間諜的口中,朕知道你早就準備了十幾萬精兵,欲與朕一決雌雄!高手對弈,勇於投子認輸的,決不是弱者!”孟達道:“罪臣遇上了陛下,輸得心服口服!”上官金鱗真誠地道:“朕以為,你與慕容秋山皆是當世之英雄。朕之所以戰勝你倆,是因為朕在童年時經受了失敗的磨礪!那時朕還年幼,燕國被皖國打敗,朕與先皇,莫不悲憤,決心臥薪嚐膽,奮發圖強!也就從那時起,朕拜高人為師,學習了絕世武功以及兵法韜略、治國之術。而你孟達和慕容秋山,雖然是上好的梅花之質,但由於沒有經過苦寒的洗禮,終久不會散發出迷人的芳香!有句詩說得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慕容秋水聽到這裏,不禁凜然一驚,暗道:“上官金鱗說得不無道理!我哥哥是個很自負、自視甚高的人,卻多次敗於上官金鱗之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上官金鱗自小經過了國家戰敗的恥辱,從而知恥而發憤。反觀我哥哥,因為是戰勝國的太子,他無論是練武還是做學問,都深入不下去,這就阻礙了他的成長!”
孟達再次向上官金鱗拜倒道:“陛下這一番話,發人深省,讓人心悅誠服!”
隨後,上官金鱗命孟達下了最後一道詔書——詔告天下,自此之後,天下再無蜀國,皆是燕國國土,原蜀國官員,各司其職;原蜀國軍隊,自動成為燕國的軍隊,但須改旗易幟。
上官金鱗則下令:凡原蜀國的文武官員,照常錄用,依舊擔任原職;原蜀國百姓,減免三年的賦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