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型特工反應速度快,且處理事件果斷,素有“獵豹”之稱。獵豹自然是由美國的特工組織訓練出來的,例如國家安全委員會、國防部、國務院這三大係統就訓練出了眾多優秀的獵豹。
美國中情局是個實實在在的世界性秘密警察組織,不論何時何地,隻要有關美國的利益,中情局都會出現在那裏。圖為中情局標誌。
國家安全委員會係統包括中央情報局等部門;國防部係統包括國防情報局、海陸空三軍情報局、國家安全局等部門;國務院係統包括國務院情報司、原子能委員會、聯邦調查局等部門。
除了上述幾個主要的情報機關之外,美國還有一些規模較小的情報機關:美國政府中每個部門幾乎都有情報機構,如國防調查室,主要負責調查監視國防係統人員的背景、思想傾向和表現;國防勘測局,借助於衛星的幫助,幾乎把地球表麵的每一寸土地都繪入了地圖;原子能委員會情報處,專門搜集關於核物理、核武器、熱核武器和做軍事用途的原子能方麵的機密情報,並在世界各地設立技術監聽站,監聽國外的核爆炸。
1991年,為了保障航空安全,運輸部成立了航空安全和情報辦公室,該室在運輸部部長的直接領導下,接管原來由聯邦航空管理局、海岸警備隊、水上警察隊掌握的安全與情報工作。同年,為應對世界範圍內販毒活動的日益猖狂,司法部設置了全國反毒情報中心,主要搜集販毒集團活動的情報。
1992年,在國際信貸與商業銀行醜聞被揭露後,美國財政部又成立了一個新的情報部門:“金融犯罪執法網”,其主要任務是將政府各部門有關貨幣、存貯和執法等方麵的情報集中歸納總結,用電腦進行全麵分析,以鑒別出洗錢者及其洗錢活動。
這些名目繁多的間諜組織縱橫交錯,職能交叉,常常形成局中之局、司中之司、會中之會的極其複雜的結構,組成了一支活躍在國際、國內、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個領域的龐大的,既相互支持又相互牽製的間諜大軍。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的特工組織尤其是中央情報局也在當今世界上不容置疑的處於頂尖的位置。
到處伸手的中情局
美國中央情報局,簡稱中情局,英文簡稱(CIA)。中央情報局是美國最大的情報機構(美國政府的間諜和反間諜機構,是美國龐大情報係統的總協調機關),主要任務是公開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關於國外政府、公司和個人在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麵的情報,協調其他國內情報機構的活動,並把這些情報報告到美國政府各個部門。它也負責維持大量軍事設備,這些設備在冷戰期間用於推翻外國政府,例如蘇聯,和對美國利益構成威脅的反對者,例如危地馬拉的阿本斯和智利的阿連德。其總部設在弗吉尼亞州的蘭利,是全球性情報網的中心。它不僅有遍布全世界的監聽站,還有自己的廣播設施、航空線、宇宙衛星、印刷所以及訓練特種部隊的基地,擁有大批間諜、特務和情報技術人員。
美國中情局最早是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喬治·華盛頓總統為對付衝突而主張成立的,當時名叫美國情報組織戰略服務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該組織被撤銷。然而,杜魯門總統不久就發現自己陷入了來自政府各部門的繁雜的情報之中,於是成立了國家情報局及其行動機構,即中央情報組,以協調和核對這些情報報告。
“薩姆-2”導彈曾是蘇聯的主要防空武器。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羅斯福總統認識到情報工作的重要性,於同年12月派著名律師、“美國現代情報之父”威廉·傑·杜諾萬到英國、地中海、巴爾幹等國家和地區考察情報工作經驗。在考察過程中,杜諾萬了解並認識到了現代情報工作的發展,並深刻地感受到了情報工作對一個國家的重大意義,尤其是在全麵戰爭的環境下建立強大的情報體係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初步形成了他在美國建立現代情報體係的基本思路。
回國後,杜諾萬立即向羅斯福總統提出了建立一個統一的中央情報機構的建議;同時,有了“珍珠港事件”的血的教訓,改革美國情報工作體製,提高情報工作效率,也已經成為美國政府內部的共識。杜諾萬的建議恰逢其時,得到了羅斯福總統的批準,並授命他組建美國曆史上第一個中央級的情報機構——中央情報協調局,出任首任局長。他把當時美國十幾個七零八散、各自為政的情報單位集中到一起,建成了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較為完善的情報機關。這個機關——中央情報協調局就是後來中央情報局的雛形。
1947年,中情局正式成為美國總統執行辦公室的一個獨立機構,總部設在弗吉尼亞州的蘭利,在華盛頓地區有許多辦公室和2萬名雇員,每年預算為80億美元。
中情局現已成為美國從事情報分析、秘密人員情報搜集和隱蔽行動的重要機構。中情局局長也是中央情報主任,他負責管理整個美國情報界的活動。作為國家安全需要和組織上總體設想的一部分,1947年的《安全條例》規定中央情報局具有以下五種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