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平型關大捷(4)(2 / 3)

9月28日,委員長武漢行營給第八路軍參謀處發電報,電文稱:

“25日電敬悉。貴路軍一戰攻克平型關,斃敵遍野,俘虜甚多,忠勇之氣,益害敵膽。特電馳賀,續侯捷音。”

9月28日,上海市職業界救亡協會給八路軍發電報。電文稱:

“第八路軍參謀處轉全軍將士鑒:貴軍受命抗敵,立奏奇功,挽西線垂危之局,破日寇方長之焰。捷報傳來,萬眾歡騰。謹電馳賀。”

巴黎《救國時報》發給八路軍的電報稱:

“第八路軍朱彭總指揮鈞鑒:據連日電訊,悉我八路軍於靈丘平型關一帶襲擊寇軍,消滅5000,捷報傳來,全僑躍舞,一致認為八路軍獲得空前大勝利的原因,確在八路軍將士高度的政治覺悟,堅強的戰鬥力,鐵的紀律,與民眾密切聯係……望抗戰各軍學習模範的八路軍的優點,更望我全體將士更加鞏固的團結一致,共驅日寇,全體僑民為後盾。”

平型關大捷,八路軍威名遠揚,八路軍在戰場上繳獲的日軍地圖,使中國軍隊進一步掌握了日軍的戰略意圖,對爾後的作戰產生了重大影響。

平型關戰鬥的槍聲稀落下來的時候,八路軍指戰員開始清查從日軍中繳獲的戰利品。忽然,戰士們發現了日軍第5師團及配合關東軍“蒙疆兵團”和沿平漢路北段向西進攻敵日軍第1軍與沿津浦路向南進攻的日軍第2軍的作戰計劃圖。這是日軍的絕密文件,在軍人眼裏,作戰計劃圖比生命還重要。

這些重要文件很快送到八路軍總指揮部。朱德、彭德懷看到這些作戰地圖,十分欣喜,立刻仔仔細細地研究起來。

為了粉碎日軍的進攻企圖,殲滅更多的日軍。9月28日,八路軍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向南京方麵發出電報,闡述了他們對這份地圖的見解。電文是:

“急。南京大元帥蔣、總司令劉鈞鑒:密。”

“25日平型關戰鬥,得敵高級司令部地圖一張。上繪有平津直至主攻平型關、雁門關、保定及津浦路部署、部隊番號,標其甚詳。依據此圖可對全部軍事秘密了解。該圖上攻入淶源之敵係向易州前進,不是向阜平前進。”

“攻入大同之敵,除留守外,轉向渾源,沿長城外與攻入靈丘之敵合攻雁門關;攻入靈丘敵則攻平型關,以該縣與渾源部隊夾長城前進。”

“此地圖昨日已由林師長送交孫副總司令,轉呈閻司令部矣!”

“25日戰鬥,已將敵原定計劃破壞,使渾源及淶源兩路轉向平型關解圍,攻平型關部隊,變為突圍而逃。

職朱德彭德懷”

美中不足的是,此次戰役的戰果沒有得到進一步擴大,原因在於八路軍沒有得到南京方麵的及時配合,致使這些日軍從團城口突圍,中國軍隊失去了再次殲滅日軍的戰機。蔣介石對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始終不信任,1927年大革命失敗以來的十年內戰,蔣介石做夢都在調集軍隊,把工農紅軍圍起來“剿滅”。

日軍侵華,經過中國共產黨的艱苦努力,實現全麵抗戰,但蔣介石對八路軍的戒心沒有完全解除,兩年後的皖南事變即是例證。八路軍在第二戰區作戰,閻錫山也有意把八路軍推到第一線,作為一道“擋箭牌”。對此,毛澤東早有深刻見解,多次提出,“今日紅軍對決戰不起任何作用”。

平型關戰役4天以後,毛澤東打電報給周恩來等人,電文指出:“閻必要求我軍與他配合來打一二仗。為了給晉軍以更好的影響,如果在確實有利的條件下,當然是可以參加的。”

9月26日,在陝北待命入晉的八路軍第129師386旅陳賡旅長得知平型關大捷,在日記中寫道:

“這是紅軍參戰的第一次勝利,也是中日開戰以來最大的第一次勝利。這一勝利雖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意義是無窮的:1、證明我黨的主張正確;2、隻有積極地采取運動戰、遊擊戰、山地戰,配合陣地戰,抄襲敵人,才能勝算;3、證明唯武器論的破產;4、單純的防禦隻有喪失土地。捷報傳到部隊中,人人歡躍,大家都以為我們出動太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