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保衛大上海(2)(3 / 3)

陳誠的履新,連他張治中都不知道。南京統帥部這麼做,使張治中十分難堪。張治中隻好怏怏而歸。剛一回來,接到電話,說是第3戰區副司令長官、蔣介石的紅人顧祝同到了蘇州。

與南京已經多日失去聯絡,張治中正想向上司彙報,便一口氣趕到蘇州。還沒見到顧祝同,他就先打電話給蔣介石,想出出這口窩囊氣。

蔣:你在哪裏?

張:在蘇州。

蔣:為什麼到蘇州?

張:為了左翼作戰,到嘉定會羅卓英,聽說顧墨三到蘇州來了,所以同他商量問題。

蔣:為什麼商量?兩天找不到你,跑到後方來了?

張:羅卓英原來歸我指揮,我不能不去看看,我也不知道他已劃歸第15集團軍陳誠指揮了!委員長應該怎麼辦?我是到蘇州與顧墨三商量問題的,我一直在前方,委員長究竟怎麼樣?

蔣:你究竟怎麼樣?還問我怎麼樣?

“叭”,電話一摔,斷了。

張治中感到莫大的委屈。天天在前方玩命似的奔波,別人卻在用冷眼看你。他自信對整個戰局的部署沒有失誤,但統帥部一連3次叫他停止進攻。總攻開始後,隻有陸軍,沒有空軍配合。現在整個戰區兵力部署變動,連招呼都不打一聲。這種委屈,張治中無論如何無法忍受。他的心徹底涼了。

不久,張治中請求辭職。蔣介石接受了他的辭呈,命朱紹良來接替他,並把顧祝同調來代表蔣本人指揮整個戰局。

蔣介石重新調整了上海兵力部署後,親自到上海,與顧祝同、白崇禧商定,從南翔、真如一帶突破,迫使日軍入海。21集團軍按部署進入作戰。

10月21日上午7時起,到22日下午2時,連續50多個小時,日軍火力越來越猛,中國空軍傷亡極其慘重,不得不退據二線。

10月24日,日軍進攻大場。18師勢單力薄,無力堅守,師長朱耀華自殺,陣地失守。

嚴峻的現實痛苦地告誡人們,再硬拚下去損失會更大。顧祝同向88師孫元良師長傳達蔣介石的指令,要88師堅守閘北,以拖延時間,爭取11月初國際聯盟政治解決中國戰局問題。88師選定一個團的精兵擔當此任。

30年代,上海就是遠東的金融中心。孫元良的88師指揮部就設在大陸、金城、鹽業、中南四大銀行聯營的倉庫裏。在這裏,孫元良向524團團副謝晉元中校、1營營長楊瑞符少校下達了“死守上海最後陣地”的命令。謝晉元很驕傲地接受了這個命令。四行倉庫成了800孤軍死守上海的最後堡壘。

四行倉庫大樓在蘇州河畔,它是一座鋼筋水泥的7層樓房。倉庫東南是租界,西北已被日軍占領。這個團,名義上號稱有800人,實際上隻有450餘人。部隊在窗口堆好沙袋,樓頂架上高射機槍。

為死守據點,謝晉元帶頭寫遺囑,用自己必死的決心感召部下。他還寫下詩作自勵:

勇敢殺敵八百兵,

抗敵豪情以詩鳴;

誰憐愛國千行淚,

說到倭奴氣不平。

10月28日,2名日軍偷爬倉庫大樓。謝晉元眼明手快,一個箭步上前,一手卡死其中一個,又一拳把另一日軍打落在地。

突然,一個女青年出現在他的麵前。她叫楊慧敏,是上海市商會的女童子軍。她冒著生命危險,潛入四行倉庫,送來一麵國旗。幾天前,楊慧敏就有這個念頭。她看到大樓三麵不是太陽旗,就是米字旗,便心生一計,一定要讓四行倉庫上飄揚一麵中國國旗,以鼓起上海的人心。於是,她脫下製服,把一麵大國旗緊緊纏在身上,再穿上製服,冒著槍炮,慢慢爬到倉庫東側樓下。

朦朧的燈光下,壯士們激動得熱淚盈眶。謝晉元握著楊慧敏的手說:“勇敢的同誌,你給我們送來的豈僅僅是一麵崇高的國旗,而是我們中華民族誓死不屈的勇敢精神。”

東方剛露魚肚白,壯士們用兩根竹竿連接成旗杆。頂樓平麵上,他們莊嚴地向國旗敬禮。雖然沒有音樂,沒有禮儀,但氣氛悲壯肅穆。國旗升起來了,蘇州河畔站滿了人,他們都在向四行倉庫頂上迎著朝陽飄揚的國旗招手歡呼。

30日,88師參謀長張柏亭用電話向謝晉元轉達撤退命令。在3挺機槍掩護下,壯士們衝出大樓,退入租界,謝晉元最後一個離開。

意想不到的是,租界當局竟收繳了他們的武器,剝奪了他們的自由。真金不怕火煉,謝晉元在逆境中勵精圖治,每天帶領士兵操課,早晨舉行精神升旗典禮。謝晉元遭人暗算後,上海數十萬民眾前往吊唁,國民政府追贈他為陸軍少將。

11月5日,上海終於失守。兵敗如山倒,國軍潰不成軍。南京暴露在日軍麵前。

12月6日,眼看南京守不住了。蔣介石的車隊緩緩離開南京,準備移居重慶。

送行的人群中,哭聲震天。“想不到啊,想不到啊。”蔣介石萬分傷感,欲哭無淚。

一周後的12月13日,南京終於淪陷於日寇鐵蹄,令世界震驚的南京大屠殺開始了,30萬人以上慘遭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