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4時,以色列軍首先在米特拉出口空降沙龍手下的1個加強營,隨後出動10個旅的兵力,以裝甲部隊為先導分4路實施快速突擊。沙龍指揮2個空降營約3000人於29日下午4時從以埃邊境實施突破,向米特拉山隘前進,於30日夜10時30分與艾坦營會師於米特拉山隘。
埃及軍得知以色列軍進攻後,阿密爾命令運河西岸的第2步兵旅、第5和第6步兵營進攻以色列軍空降部隊,但難分勝負。30日中午,以色列空軍飛抵米特拉上空,對埃及軍2個營實施突擊。31日晨,沙龍請求總參謀部批準其占領米特拉山隘東端未果。
稍後,他以第2營的2個連等部組成偵察隊,以營長古爾少校為隊長。但是,偵察隊的先頭部隊通過海坦穀地時遭到埃及軍炮火的阻擊,一輛車被擊中起火,堵塞了通路,艾坦投入的後續部隊也全部被堵在穀地。沙龍麵臨兩難境地:或者撤離,或者增援。他最後決定增援,以全部炮火實施壓製射擊,以2個連進攻海坦穀地東部。
黃昏時分,以色列軍與埃及軍展開肉搏戰,直到晚上8時才告結束,在這場未曾預料的戰鬥中,沙龍旅陣亡38人,傷120人;埃及軍則陣亡約150人。
西奈半島中部的阿布奧格拉是埃及軍的關鍵防禦陣地,隻要守住該地,以色列軍就無法打通通往阿裏什的海岸公路,故以軍總參謀長達揚少將首先將重點放在進攻阿布奧格拉。
沃拉赫上校的中路集群下轄3個旅,另加強有第37機械化旅。但是,在判明英法軍確實參戰前,第7裝甲旅和第37機械化旅是不準參戰的。沃拉赫首先以第4旅準備進攻烏姆·卡泰夫,但該旅旅長卻無所作為。
在此期間,第7裝甲旅的“謝爾曼”坦克營曆經10個小時通過達伊卡出隘,於31日淩晨發起對阿布奧格拉的進攻,經過激戰占領阿布奧格的道路交叉點。埃及軍第6旅新任旅長瓦雷從阿裏什增援第109步兵營,同防守烏姆·卡泰夫的第18步兵營一道夾擊阿布奧格拉的阿丹營。但是,阿丹在以色列空軍的掩護支援下守住了阿布奧格拉。
當天夜裏,阿丹營還攻占了魯瓦法水壩。第10步兵旅旅長因指揮無能導致攻擊受挫,受到撤職處分,取而代之的是塔爾上校。達揚還調第37機械化旅進攻烏姆·卡泰夫。該旅旅長戈林達上校未等坦克營到達即指揮步兵營和車輛營發起進攻,結果出師未捷身先死。達揚被迫下令停止進攻烏姆·卡泰夫。
從10月31日下午開始,英法空軍開始行動,多次轟炸埃及空軍機場,炸毀飛機近300架。納賽爾擔心英法軍在蘇伊士運河實施登陸作戰,遂停止對西奈半島的增援,並命令西奈半島防禦部隊向運河方向撤退。埃及軍撤退完畢之後,以色列軍占領烏姆·卡泰夫和烏姆·希漢陣地,阿布奧格拉地區的戰鬥遂告結果。
11月1日清晨,以色列北路集群司令拉斯拉夫準將下令進攻加沙地區,其任務是首先占領拉法,而後打通阿裏什,最後進入坎塔拉和蘇伊士運河區。由於埃及軍已奉命撤退,故以色列軍未經激戰即於次日完成了這一任務。
解除亞喀巴灣封鎖的任務由第9步兵旅擔任。11月2日淩晨,約菲旅奉命向沙姆沙伊赫前進。因為擔心該旅進展太慢,達揚又下令沙龍旅空降部隊一部突襲沙姆沙伊赫。4日下午,約菲旅進抵沙姆沙伊赫以南5公裏處,順利占領埃及軍的警戒陣地,並於次日經過激戰占領沙姆沙伊赫要塞。5月5日,空降部隊與約菲旅取得聯係,9時30分奪取埃及軍指揮所。至此,埃及軍以色列軍的戰爭即告結束。
早在10月30日下午6時,英國和法國政府就向埃及和以色列政府發出最後通牒,限12小時以內作出答複:1.兩國政府立即停止在陸海空的敵對行動;2.兩國軍隊相互後撤,埃及軍撤至蘇伊士運河西岸,以色列軍撤至運河以東10英裏處;3.埃以兩國政府同意英法聯軍為隔離兩國軍隊和保障一切國家船舶在運河航行而暫時占領福阿德港、伊斯梅利亞、蘇伊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