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攻守交錯的熱血邊關(4)(1 / 3)

10月11日,團長賀炳炎、政委廖漢生率領第七一六團向雁門關方向疾進。一路上,看到被日軍燒殺奸淫後的淒慘景象,戰士們眼睛都氣紅了。大家都不願休息,日夜兼程地行軍。經過三天的急行軍,13日晚,部隊到達雁門關西南的老窩村宿營。第二天早上,團偵察兵發現日軍汽車不時地從雁門關上通過,部隊駐地也能聽到南邊隆隆的炮聲。此時,忻口戰役已打響。第七一六團立即派出偵察兵,用了兩天的時間,基本摸清了雁門關一帶的地形,掌握了日軍汽車過往的情況。

10月16日,第七一六團接到情報,得知大同日軍集結了幾百輛汽車,滿載軍用物資,準備經雁門關運往忻口。團當即召開連以上幹部會議,分析情況,進行研究。很快,全團上下掀起了為民複仇的怒潮。

17日淩晨,第七一六團組織團、營指揮員察看地形。爬上黑石頭溝頂,大家看見一條彎彎曲曲的公路,從雁門關盤旋而下,在黑石頭溝處由西向東繞了半個大圈。公路兩旁,一邊是懸崖、深溝,一邊是陡坡,向南不遠有一座石橋。團長賀炳炎對政委廖漢生說:“這真是個打伏擊的好地方。我看,仗就在這裏打。”下定決心後,團給各營下達了任務。部署是:第三營設伏在黑石頭溝,擔任主攻;第一營派一個連向代縣南側警戒,再派一個連埋伏在石橋西側,斷敵退路;第二營作為團預備隊。

10月17日後半夜,第七一六團開始行動。戰士們沿著山間崎嶇小道進入了黑石頭溝。18日拂曉,部隊全部進入伏擊位置,完成了一切戰鬥準備。黎明前的黑夜格外沉寂,戰士們靜靜地潛伏著,耳中隻聽到陣陣秋風刮起的簌簌聲和偶爾傳來的零星炮聲。

18日晨,太陽升起。團觀察哨望著公路,公路上毫無動靜。兩個小時過去了,公路上還是冷冷清清。潛伏的戰士心急了,不時地抬頭張望。營連長立即傳令潛伏的戰士們,要耐心等待,防止暴露目標。

10時許,遠處公路上騰起了塵土,隱隱約約聽到了汽車馬達聲。潛伏的戰士們抑製不住內心的興奮,悄悄傳遞著:“來了,來了!”戰士們擰開手榴彈蓋,兩眼緊盯著公路。突然,第三營營長向團指揮所報告:南麵陽明堡方向向北開來了幾十輛汽車!麵對意外的情況,團長賀炳炎迅速冷靜地考慮著。他曾聽當地群眾說過,日軍汽車隊有時在雁門關地區會車,走得較慢,可能是互相警戒。不料今天就正巧遇上了。他想,仗是要打的,但敵人數量增多,速決全殲恐怕不太容易。但近日敵人在此通過時,沒有遇到過伏擊,比較大意,加上日軍正向忻口猛攻,有恃無恐。隻要我軍突然猛烈地開火,快速行動,仍可殲其大部,至少可以狠抓一把。想到此,他通知各營,按團統一號令行動。日軍兩路汽車相對著向雁門關開來。北麵從廣武來的車隊,約50餘輛,前麵十幾輛車上坐滿了日軍,後麵車上是糧食、彈藥等軍用物資。一個腰挎戰刀的日軍指揮官,站在車廂裏不時地用望遠鏡向兩邊山上觀察。南麵來的車隊,有數十輛,前兩輛車上各坐著十幾個鬼子,駕駛室頂上架著機槍。後麵跟著的幾十輛車,有的車上裝有傷兵、屍體,其他大都是空車。十多分鍾後,北麵來的日軍汽車有十幾輛進入了伏擊區。第三營營長一聲令下,全營步槍、機槍一齊開火,戰士們狠力地向汽車投手榴彈,立刻炸壞了幾輛汽車,堵塞了公路。日軍車隊突遇伏擊,驚慌失措,有的車撞到前車上,車上的日軍紛紛跳下車抵抗。激戰片刻,第三營用火力割斷了敵人,同時令一個連衝向公路。戰士們如猛虎下山,把數十名日軍壓在溝裏,展開激烈的白刃格鬥。伏擊地區的公路上煙塵彌漫,密集的槍聲、手榴彈聲響成一片,震撼山穀。

正激戰中,南麵來的日軍車隊爬上雁門關,有十幾輛車駛入黑石頭溝。團長立刻命南段伏擊的一個連開火,戰士們向前麵的十幾輛車猛烈掃射。日軍遭襲後,車上的鬼子紛紛跳下車組織抵抗。戰士們趁敵人還在混亂中,集中火力,猛烈射擊,連續向敵軍汽車甩手榴彈,片刻打死打傷敵兵十幾名。

北邊的日軍稍作調整後,馬上用迫擊炮向伏擊陣地轟擊,並組織百餘人向第三營左側高地登山。後麵幾十輛汽車也停止了前進。鬼子們紛紛下車,在路邊隱蔽。激戰中,日軍不斷加大兵力向伏擊陣地攻擊,戰士們依托山地,同敵拚殺,一會兒打到半山腰,一會兒又打到公路上,與敵反複衝殺了十幾次。戰至下午4時,第七一六團殲滅日軍300餘人,擊毀汽車20餘輛。根據戰場情況,第七一六團以一部兵力進行鉗製阻擊,主力迅速撤出了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