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海軍航空母艦艦隊的結局,也驗證了日本海軍乃至整個日本軍事力量的命運。日本航空母艦的最終覆滅,體現了正義的力量。如日本海軍航母編隊這樣強大的艦隊,在全世界主持正義的人民麵前,也隻不過是如此不堪一擊。
9.一場“決鬥”
戰前形勢
打開世界地圖,將目光移到澳大利亞的東北方,那裏有一片蔚藍色的大海,叫做珊瑚海。關於珊瑚海名稱的由來,有著這樣一種說法,因為這裏的海底生長著大麵積的珊瑚,這些脆弱而又堅強地珊瑚長年累月地積累,曆經風波海浪的侵蝕,還有過往船隻的摧殘,依然頑強地形成了無數的珊瑚礁,使得外表平靜的珊瑚海在航海家的眼裏,成為了危險的海域,由於珊瑚和珊瑚礁眾多,這片海域自然而然地就稱做了珊瑚海。
對於如今的人們,這裏是個度假的好去處,然而在將近70年前,這裏卻曾經進行過世界上第一場航空母艦之間的拚殺,那就是在海戰史上著名的珊瑚海大海戰……
日本海軍在成功偷襲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後,意識到美國必將會采取猛烈的軍事報複。在日本人看來,美國雖然擁有著強大的經濟實力,但是要轉入到戰時的生產軌道卻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基於此種認識,日本軍方認為美國國會在1943年的夏季開始大規模反攻,因此日本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段時間進一步擴大戰果,建立鞏固的防禦圈。日本軍方一致認為澳大利亞是英美進行反攻的最大據點,但是由於日本陸軍的主力處在對華作戰的泥潭中,自顧不暇,沒有能力對澳大利亞展開大規模的陸上進攻,所以日本軍方決定,首先利用海軍切斷澳大利亞與珍珠港的聯係。
1942年初期,日軍在占領東南亞廣大地區後,繼續向西南太平洋推進,以掌握該地區的製海製空權,切斷美國通往澳大利亞的海上交通線。4月30日,第五航空戰隊(擁有“翔鶴”號和“瑞鶴”號航空母艦)、第五巡洋艦隊(擁有“妙高”號和“羽黑”號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作為機動部隊從特魯克出發南下,橫於夏威夷和新幾內亞群島之間,伺機消滅盟軍水麵艦隻。日本海軍的登陸掩護編隊由“祥鳳”號輕型航母以及8艘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組成,作為攻占莫爾茲比港的先頭部隊。4月28日從拉包爾出發的先遣登陸部隊在“祥鳳”號艦載機的掩護下,於5月3日在未遇到抵抗的情況下占領了圖拉吉島。隨後,5月4日,登陸部隊主力從拉包爾乘14艘運兵船,在6艘驅逐艦和1艘巡洋艦的掩護下,浩浩蕩蕩駛向莫爾茲比港。同時,完成了圖拉吉登陸掩護任務的“祥鳳”號及掩護艦隻向西航行準備與登陸部隊彙合,同時機動部隊第五航空戰隊進駐珊瑚海。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的這段時期,對於太平洋上的美軍來說是一段慘淡的日子,但還是有對於戰爭進程有重要意義的事情發生。1942年1月20日,日本“伊124”號潛艇在達爾文港布雷時被擊沉,美軍隨後用潛水作業船從“伊124”號潛艇上撈出了密碼本。之後的幾個月中,隨著情報的積累,尤其是空襲東京後,日本軍方作出了過激的反應,幾乎把聯合艦隊都派了出去,珍珠港的情報處開始逐漸破譯日本的電碼,並用分散的情報逐漸繪製出聯合艦隊的進攻矛頭,這個成果是太平洋戰爭初期美國海軍能夠與聯合艦隊周旋的最為重要的基礎。盡管通過破譯密碼,美軍已經了解到日軍即將對莫爾茲比港實施登陸,同時日本先遣隊將先占領圖拉吉,並基本掌握了日方投入的兵力。然而讓太平洋戰區盟軍總司令尼米茲海軍上將做出阻止日軍登陸莫爾茲比的行動,卻並不是一個可以輕易作出的決定,因為對盟軍來說,集結必要的兵力對付來敵並不容易。“薩拉托加”號被日本潛艇擊傷,在西海岸修理,“企業”號和“大黃蜂”號在襲擊東京的返航途中。可供美國海軍使用的隻有第八特混艦隊的“列克星頓”號和第十七特混艦隊的“約克城”號兩艘航母,以及另外8艘巡洋艦和13艘驅逐艦。最終,尼米茲命令弗萊徹海軍少將率第十七特混艦隊(“約克城”號和“列克星敦”號航空母艦,艦載機140餘架,巡洋艦5艘,驅逐艦9艘)在珊瑚海阻擊日軍登陸莫爾茲比的行動,於是海戰史上著名的珊瑚海海戰就這樣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