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七十二變
說起七十二變,可是孫悟空的看家本領。可如今,雪花也成了齊天大聖的徒弟。怎麼回事?就讓我們去看看吧!
由於雪花一落到我們身上,很快就會化成水,所以很少有人仔細觀察過它的形狀。在生活中,普通的雪花為六邊形,其次會出現2瓣、12瓣和24瓣。在飄落時,雪花會與大地、屋頂等物體觸碰,其餘4瓣受損,所以隻剩下2瓣。當然,雪花也會與雪花相觸,2朵粘在一起就是12瓣。目前,科學家隻發現過2瓣、6瓣、12瓣和24瓣。
變化多端
那麼,六角形的小雪花又是怎樣形成這麼多不同形狀的雪花呢? 起初,極小的冰晶和零攝氏度以下的過冷卻水滴組成雲層,水汽不斷升騰與冰晶凝華,水溫達-5℃時,無數根六邊形的冰針就形成了。這是冰晶最穩定的形狀。同時,凝華作用還在繼續進行。如果冰晶周圍水汽多,六個角增長很快,就形成星狀;假如冰晶四周水汽很少,六個角不如兩個底麵增長快,便形成柱狀;倘若水汽適中,則形成片狀雪花。
如果你把一片雪花放入-7℃攝氏度的冰庫中,再放入-15℃,最後又調高到-7℃,雪花就會變成吊燈形。奇怪吧!但這在大自然中是不會發生的,隻是科學家做的實驗罷了。
下雪先下小雪珠
每到初冬下雪時,總會發現下雪時總是先下小雪珠,然後才下雪花,這是什麼原因呢?氣象學家研究發現,雪珠和雪花的形成過程是不一樣的。雪珠是由許多白色的細冰粒集結起來的,是強烈的上升氣流在雲中溫度低於零攝氏度時的許多小水滴在冰晶上碰撞而凍結成的。而雪花是在上升氣流不強的地方,由雲中的水汽直接在冰晶上凝結增大而成的。
初冬時,造成降雪的寒潮到來時,空氣中的水汽還比較多,因此,還能形成一些積狀雲,在積狀雲的前部及中部,因上升氣流較強,落下的多為雪珠。但是待到積狀雲後部移來時,由於那裏的上升氣流已不強了,所以,下降的多為雪花。
瑞雪兆豐年
在民間,流傳著一句“瑞雪兆豐年”的俗語。如果今年有幾場大雪,那麼來年一定是個豐收年。冬天天氣寒冷,下的雪往往不易融化,蓋在土壤上的雪是比較鬆軟的,裏麵有許多不流動的空氣,空氣是不導熱的物質,這樣就像給農作物蓋了一層棉被,外麵天氣再冷,下麵的溫度也不會降得很低,起到了保護作用。
等到寒冬過後,天氣逐漸回暖,雪慢慢融化。這樣,雪融化後的水留在土壤裏,為春暖後莊稼的生長積蓄了大量的水分,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發育。據科學家研究,雪中還含有多氮的化合物。在融雪後,這些氮化物是最好的肥料。
用大霧來助戰
每年春暖花開、天氣轉暖的時候,在沿海的一些地區,就會經常出現迷迷茫茫的毛雨天氣,使地麵的能見度降低,甚至相距很近也很難看清,這就是霧在“作怪”了。其實,霧是一種天氣現象,跟雲很相似,當低層大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狀態時,水汽凝結物懸浮在空中,就形成了霧茫茫的天氣,並使能見度的水平距離小於 1000米,氣象上把這種天氣稱為霧。
在人們心中,霧是一個令人討厭的氣象現象,不僅會讓空氣質量下降,還會給交通出行帶來不便。不過,霧也有其有益的一麵,讓我們去看看吧。
把霧拿來喝
在南美洲的沙漠地區,人們賴以生存的水源就是空中的大霧。楚功溝是智利北部的一個小漁村,臨近大海且常年彌漫大霧,年降雨量隻有5—10毫米,水資源十分匱乏。為解決這一問題,1987年科學家在這裏建造了一個霧水收集係統。
人們在海邊豎起了75張長12米、高4米,用聚丙烯纖維織成的大網,並通過水槽把網上收集到的霧水引向一個蓄水池。這個蓄水池每天能收集150—750升水,基本能滿足全村300多人的生活需要,霧自然功不可沒。
借大霧贏海戰
海上有一種海霧,是海麵低層大氣中一種水蒸氣凝結而成的,能反射各種波長的光,常常呈現乳白色。在這樣的霧中穿梭,更增加了一種神秘感。1916年5月,英國主力艦隊和德國公海艦隊,在日德蘭半島海域遭遇。
按照實力,英艦隊的總噸位要比德軍多一倍,可德軍最後卻取勝了。其中製勝的重要一點,就是德軍利用了斯卡格拉克海峽的大霧。兩支艦隊一遭遇,就開始互相射擊,最後變成了一個火網。德艦隊發現背後出現了大霧,預感到機會來了,而英國艦隊卻在陽光下,毫無保留地暴露著。憑借大霧的幫忙,德艦隊把英艦隊最新式的無畏級戰列艦“獅”號的主炮塔炸毀,接著又擊沉了其他艦船。隨後,德國艦隊躲進茫茫大霧中,英國艦隊害怕遭到德國魚雷和水雷,不敢追擊。最終,整個戰鬥德艦隊以弱勝強,取得了勝利。
不可小看霧牆
1942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攻占意大利南部的戰役中,為了讓渡河行動具有隱蔽性,美軍出動飛機在伏爾特河河麵上撒播造霧劑,製造了一道約5000米長、1600米高的“霧牆”。正是因為這道霧牆的作用,對岸防守的德軍無法看清美軍的行動,最終盟軍順利渡河,突破了德軍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