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印度是一個多事之國,由於宗教信仰的不同,印度教徒不僅與穆斯林不和,與錫克教徒和基督教徒也勢不兩立,衝突不斷。1984年10月13日,當時的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被其錫克教衛兵刺殺,促使印度政府下決心組建能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各種特種部隊。短短20多年,印度特種部隊的人數便從1984年的5000人猛增到現在的約20000人。
2002年9月24日,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首府的甘地納格爾市上演了一幕驚心動魄的恐怖與反恐怖戰爭。當地有一座著名的印度教神廟,每天都有數千名印度教徒前往祈禱。9月24日下午5時20分,一夥恐怖分子乘坐一輛小轎車進入神廟,對正在作晚祈禱的數百名印度教徒肆意開槍掃射,投擲手榴彈,當場導致44人死亡,並將近百名教徒扣為人質。
恐怖襲擊發生後,當地警察迅速出動,與恐怖分子激戰數小時,但未能將恐怖分子殲滅。隨後一支剽悍的特種部隊奉命參戰,於次日淩晨包圍神廟,時間不長便全殲恐怖分子,幹淨利索地結束了這起震驚世界的恐怖襲擊事件。其英勇神武的表現令世人眼前一亮。於是,世人開始關注這支曆史並不長的特種部隊。
與美軍不同,印度未設統一的特種部隊司令部,已成立的4支特種部隊分別隸屬於不同的軍種和政府部門,其編製比較複雜,規模從數百人到萬人不等,兵力相差很大,任務也各不相同。而在印度特種部隊中,傘兵突擊隊無疑是印度部隊的驕傲。
1.開路先鋒———印度傘兵突擊隊
印軍中的傘兵部隊被稱為“軍中精英”,而精英中的精英當屬印度陸軍傘兵突擊隊。印度傘兵在製服上模仿英國,也是頭戴紅色貝雷帽,但傘兵突擊隊的帽徽卻與普通傘兵部隊不同,帽徽中央多了一把鋒利雪亮的帶翅匕首,象征快速有力的突擊力量。作為印度陸軍中的精銳部隊,傘兵突擊隊肩負著特殊的戰鬥使命:在戰役、戰鬥的關鍵時刻擔負突擊任務;在發生緊急情況時,迅速空投到出事地點,先期壓製敵人;實施敵後特種作戰,襲擾和破壞敵道路交通,摧毀其重要軍事指揮、通信機構和後勤保障設施;實施敵後偵察、竊取情報,捕獲敵俘,劫持和反劫持,截獲、奪取敵人物資等等。經過多年的努力發展,傘兵突擊隊從小變大、從弱變強,能夠適應不同的天時氣候和各種作戰環境,成為印度一支不受地理複雜條件局限的特種精銳部隊。
發展曆程
第一個印度傘兵部隊於1941年5月15日得到認可,1941年10月第50印度傘兵旅成立,其中包括第152傘兵營(印度)、第151傘兵營(英國)和第153傘兵營(廓爾喀)。1944年,印度當局決定要成立一個師級單位(第44印度傘兵師),與此同時印度傘兵團的編製也被認可為實質上獨立的單位。1947年英印帝國的分裂,導致傘兵單位被印度和新成立的巴基斯坦分割。第50獨立傘兵旅是印巴分治後印度的第一個傘兵單位,組建於1945年。
在1965年的第二次印巴戰爭中,在印巴爭議的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活躍著一支村民打扮的遊擊隊。這就是印軍最早的特種部隊,指揮官是來自印軍警衛旅的梅戈·辛格中校,隊員有印軍士兵,也有誌願人員。這支遊擊隊在山區與巴軍支持的遊擊隊作戰,尋機對巴正規軍進行襲擾,並且屢屢得手、戰績顯著,梅戈中校也因此名聲大震。從此這支部隊便有了“梅戈遊擊隊”的綽號。戰爭結束後,“梅戈遊擊隊”被解散。
1966年6月,印軍組建了第一支特種部隊——第9特種傘兵營。不少原“梅戈遊擊隊”的成員都成了該部隊骨幹,其他成員均從傘兵部隊中抽調。翌年6月,第二個特種傘兵營——第10特種傘兵營成立,駐紮在西部沙漠邊境地區。1969 年,特種傘兵營改稱特種傘兵突擊隊。第9特種傘兵突擊隊重點執行山區作戰任務,第10特種傘兵突擊隊專事沙漠地區作戰。不久,印軍將有著悠久曆史和戰鬥傳統的旁遮普聯隊第1營改編為第1特種傘兵突擊隊。這是一支能夠在各種地形條件下從事各種作戰的所謂全能特種作戰部隊。它沒有預定作戰地域,而是作為陸軍的戰略預備隊在戰役戰鬥的關鍵時刻隨時投入戰鬥。1996年1月,印軍又組建了第21特種傘兵突擊隊。至此,印軍共擁有4支共計3000多人的傘兵特種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