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時月餘的鄂西會戰,日軍雖暫時打通了長江航路,使宜昌的近2萬總噸的機動船舶下駛武漢,但其殲滅中國第6戰區野戰軍主力的企圖未能達成,留置部分部隊占領長江西岸的目的也成了泡影。相反,中國第6戰區部隊雖在日軍的3期進攻中有所挫折,但基本實現了逐次防禦、疲憊及消耗日軍之後再轉人全麵反擊的預定作戰方案,尤其在5月底、6月上旬的全麵反攻作戰階段,把地麵和空中部隊變為一個堅不可摧的整體,打亂了日軍的撤退部署,給日軍造成了重大損失,全部恢複了戰前態勢。鄂西會戰中,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中國空軍的活躍。整個會戰,尤其是5月19日以後,中國空軍在美國第14航空隊的協助下,對漢口、荊門、宜昌等地的日軍機場和前線部隊進行了猛烈攻擊,共出動驅逐機326架次,轟炸機80架次,牢牢控製了戰場製空權。中國空軍的作戰對地麵作戰影響很大,如日軍第3師被迫分散撤過長江,以及會戰中日軍增援補給出現的嚴重困難,均與中國空軍的頻繁攻擊有直接關係。另據日軍戰史記載,會戰中日軍傷亡人數的11.21%是由中國空軍造成的,這是以前的作戰中是從未有過的現象。
正文 第28章 中流砥柱(3)(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