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線膛槍還有一個小傳說。16世紀初,著名的大畫家兼發明家達·芬奇曾經帶著自製的線膛槍在佛羅倫薩城牆上,瞄準圍城的敵軍開了一槍,這一槍打中了300米外的一名敵兵,可見線膛槍的威力。因為有了膛線和瞄準裝置,線膛槍射擊的命中率大大提高,最遠可達200米以外,這在當時已經是種突破。
8.中國鳥銃
歐洲大力發展火繩槍的時代中國則大力發展火銃,這種武器在中國曾風靡一時,它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第一代金屬管形射擊火器,它的出現,使中國火器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對後來的鳥銃也有很大的影響。
明朝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軍在廣東新會西草灣之戰中,從繳獲的兩艘葡萄牙艦船中得到西洋火繩槍。1548年,在與侵擾我國沿海雙嶼的倭寇激戰時,繳獲了日本的火繩槍。雖然之前火繩槍已通過別的渠道進入中國,但在中國得到發展卻是在明朝。當時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就很重視仿製火繩槍,鳥銃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結合了火銃的某些特點製造出來的。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造出了據說“比西番尤為精絕”的中國第一批火繩槍一萬支,稱之為“鳥嘴銃”,它是由馬憲、李槐等人,學習了製造鳥銃的方法,並在其基礎上,加以研究改進而造出來的。
在公元1598年,中國古代著名火器專家趙世禎在魯密國(今土耳其)貢入的鳥槍基礎上,創製了比鳥銃射程更遠的火繩機槍,稱之為“魯密銃”。後來趙世禎在創製魯密銃的同時,還吸取鳥槍及佛郎機的優點,創造了“掣電銃”。
鳥銃與火銃的最大不同在於其銃管前端安有準心,後部裝有照門,構成瞄準裝置;其次還設計了彎形銃托,發射者可將臉部一側貼近銃托瞄準射擊;再次是銃管比較長,長度和口徑的比值約為50∶1~70∶1之間,細長的銃管使火藥能在膛內燃燒充分,產生較大推力,彈丸出膛後的初速較大,獲得低伸彈道和較遠的射程;最後則是發火機的不同,它是用火繩作為火源,扣動扳機點火,不但火源不易熄滅,而且提高了發射速度,增強了殺傷威力。
鳥銃的製作共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步是製管。鳥銃的槍管要用一種精鐵製作,每10斤粗鐵才能煉出1斤這種精鐵,用這樣的精鐵製成的銃管堅固且耐用,射擊時才不會炸裂。
第二步是焊接。三尺以上的鳥銃都是一節節焊合的,所以焊接的銃質量不好就容易炸膛,銃管是製銃成敗的關鍵,因此工匠們對銃管的質量非常重視。有一種雙層複合式銃體的製作方法與一般銃不同,這種銃口徑可以做得比之前介紹的鳥銃大,因而有限距離內殺傷力也更大。
第三步是修整。早期銃管呈八棱型銃體,一頭粗一頭細,粗的做銃腹,細的做銃口。準心、照門、火台都是在銃體焊接後,用同樣的方法焊上去的。
最後一步就是裝配了。裝備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鉚接,一種是用銅箍或繩子將銃管紮在銃床上。
鳥銃的射擊過程也比較麻煩,可分以下步驟:倒藥(將火藥從藥罐中倒入藥管中,每管藥發射1發彈),裝藥(將火藥從銃口倒入銃膛),壓火(用隨槍的仗將膛內火藥壓實壓緊),裝彈(取出彈丸裝入銃膛,然後用仗將彈丸壓入火藥中),裝門藥(將發藥罐中的火藥倒入藥室的火門內,把藥室填滿,使之與銃膛內的火藥相連,而後將火門蓋蓋上,以防潮濕),裝火繩(將火繩裝入扳機的龍頭式夾鉗內,準備點火)。準備完畢,射手隨時聽命。射擊時,打開火門蓋,點燃火繩,以蹲跪姿或立姿瞄準扣動扳機發射。當然,緊急時也可直接向火門點火,不瞄準發射。
鳥銃最大的缺點就是點火時易受風雨影響以及點燃火繩時要保留火種和燃著的火繩不能維持較長時間,這一點造成了鳥銃受戰鬥場地與環境的局限,使得明軍在“薩爾滸之戰”中遭遇慘敗。
薩爾滸之戰時,天降大霧,彌漫山穀,一時間難分敵我。因恐懼,明軍點燃鬆枝當火炬。本是想這樣便於照明,且易於點燃火槍,卻不知這恰好把自己完全暴露在八旗軍麵前,因為這些火光,他們不僅暴露在明處,且難尋目標,這樣一來他們非但未能傷敵,自己反吃大虧。八旗軍借著火炬輕而易舉就衝到明軍陣營,最後明軍節節敗退,而明軍營地也最終被八旗軍占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