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911的誕生具有濃重的傳奇色彩。1896年,勃朗寧和他的兄弟與康涅狄格州的柯爾特專利武器製造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當時勃朗寧利用新發明的手槍結構為柯爾特公司設計了一種發射0.38英寸(0.97厘米)口徑柯爾特手槍彈的自動裝填手槍。這種槍交給美國軍方測試後並未獲得軍方的青睞,而且美國軍方認為其可靠性比左輪手槍差,因此沒被采用。
後來美軍在菲律賓與土著發生衝突時,才發現左輪手槍的缺點影響作戰效率。因此,他們決定研製一種威力更大的新手槍和新槍彈,希望能近距離一槍擊倒對方。經過大量試驗,美國軍方最後確認需要一種口徑為0.45英寸(1.14厘米)口徑的槍械才能提高戰鬥效率。1906年,美國軍方開始進行選型試驗,最後柯爾特公司和薩維奇公司的樣槍被選中,但這兩種樣槍都不能完全滿足要求,因此軍械部要求廠方繼續改進功能和可靠性以參加進一步的試驗。
為了達到軍方要求,勃朗寧親自去工廠監督。在評審期間,勃朗寧繼續對原有的設計進行改進。他不僅改進了鉸鏈、手動保險、握把保險和空倉掛機,還加長了握把並將傾斜角加大。終於,在勃朗寧的努力下,M1911贏得了美國軍方的一紙合同。評審委員會在1911年3月20日發表的報告中寫道:“這兩支手槍,理事會認為柯爾特是最好的,因為它更可靠、更耐用,當有零件損壞時更容易分解並更換,而且更準確。”1911年3月29日,由勃朗寧設計、柯爾特公司生產的0.45英寸(1.14厘米)口徑自動手槍被選為美軍製式武器,並正式命名為“柯爾特M1911式0.45英寸(1.14厘米)口徑自動手槍”。M1911於1912年4月開始裝備部隊,成為美軍裝備的第一種半自動手槍。
一戰結束後,美國陸軍評估了M1911的表現,要求柯爾特公司再次對M1911進行改進。此次,柯爾特公司將M1911進行了如下改進:首先,加寬了準星,研製出了帕特裏奇瞄具,這種瞄具使射手即使在光線暗的地方也能迅速瞄準;其次,加長了擊錘,縮短了扣機距離,增加了防滑紋;另外,更改了握把的背部設計,使之形成一個弓形拱起,並在表麵增加防滑紋,同時改變握把護板的網格防滑紋,這樣可以使射手握得更牢;最後,在扳機後方增加拇指槽,使扣扳機的動作更輕鬆,並且加長了握把保險。
所有改進於1923年完成。1926年6月25日新槍通過試驗再次被美軍采用,重新命名為“0.45英寸(1.14厘米)口徑M1911A1自動手槍”,這之後M1911幾乎沒再改進過。
盡管M1911有很多型號,但其基本結構並未更改。它采用單動發射機構,隻能單發射擊。它的擊發與發射機構由擊針、擊針簧、擊錘、擊錘簧、阻鐵、阻鐵簧、單發杆、扳機連杆、扳機組成。在單發杆下部有一凸耳,套筒複進到位後,單發杆上移進入套筒的缺口內,凸耳與阻鐵齧合在一起,這時如果壓緊握把保險並扣扳機,則可釋放處於待擊位的擊錘。如果套筒未複進到位,單發杆被套筒壓下,凸耳則處於阻鐵下方,與阻鐵脫開,此時雖壓緊握把保險並扣動扳機,也不能釋放擊錘。單發杆除有上述作用外,還可避免扣一次扳機形成連發。此外,它還有手動保險、握把保險、半待擊保險三大保險機構。就是因為這些保險機構,M1911才能避免走火,從而到受各國歡迎,不斷仿製。中國就曾在20世紀初仿製過M1911,直到近些年,在某些地區還能在武警部隊看到M1911的影子。
除了M1911係列,勃朗寧設計的M1918式自動步槍在1917年也被美國選為製式武器,20世紀30年代生產的“1930式7.92毫米口徑勃朗寧輕機槍”也受到了廣泛好評。1890年,世界上第一挺導氣式原理的機槍——柯爾特·勃朗寧重機槍由勃朗寧設計成功,該槍於1895年定型並裝備美國軍隊。1900年,勃朗寧又設計了水冷式重機槍,1917年改進為M1917重機槍,並定為美軍的製式裝備。1925年勃朗寧設計出馳名世界的9毫米口徑大威力手槍,這種槍首次采用了將彈匣中子彈並列排放的形式,使彈匣裝彈量由一般7~8發增加到13發,這在20世紀20年代可以說是一項創舉,從此,現代手槍的彈匣大多采用這種形式。該槍在世界範圍內服役長達半個多世紀。
1926年,勃朗寧去世,但他的創新精神沒有停下腳步,一直延續了下來。近年來,赫斯塔爾國家兵工廠不斷推陳出新,成為世界著名的輕武器製造商。
4.“三八大蓋”
1943年,發生過一個關於“三八式步槍”的故事。1943年9月的一天,山東省一個小山村裏,一個年僅18歲的戰士正要去打飯,忽然看到了緊急防空信號。他馬上放下飯盒,拿起武器,快速向村邊的坡地疏散。他在山坡上找到一塊茂密的草地,迅速撲過去隱蔽了起來。沒多久,西邊的山頭上空飛來四架飛機,它們一接近村莊就開始向下俯衝,進行轟炸和掃射。為提高對我軍的殺傷力,那些飛機飛行的高度不僅控製得很低,速度也明顯地慢了下來。小戰士一直盯著飛機看,突然,一股濃烈的硝煙撲麵而來,他下意識地閉上了眼睛。等濃煙散去,他再睜開眼睛觀察時,一架敵機在他上空僅百米的位置盤旋,情況非常危急。他看了看身邊的三八式步槍,雖然部隊有規定遇到空襲時要盡量隱蔽,但當時不知為什麼,他舉槍瞄準並扣下了扳機,而那架飛機居然掉了下來。這件事在我軍傳為佳話,這個小戰士的名字叫宋嶺春。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夥子在麵對那樣危急的情況時能有那樣的勇氣。